第067章
把来旅游的人一送走,陈霖就赶回来召集村干部开会了。
这是之前就布置好的任务,让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天客人游玩的情况,看他们还能怎么改进。
陈霖第一个带头,“梁主任说我们晚上没有活动,大家就只能在屋里看电视,建议我们可以在晒场放露天电影,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看市里的游戏厅和酒吧附近有夜市摊,晚上卖小吃、烧烤都很热闹,咱们也可以搞一个。”
几个村干部都是带着本子做笔记,张和平举手,“我看他们来这对钓鱼很感兴趣,可以在河边移栽几棵树或者搭几个凉棚。”
谢海燕接着他的话道:“大家不好意思给推荐自家的果干、香菌,能不能做个村店铺,把大家想卖的东西摆上,这样来的人想买什么也能自己选,村民也就不用不好意思自己推销。”
“还有,上山的路得清出来了,他们都说山里能看日出还有成片的韭菜花,山里也能挖竹笋。等到秋天,山里也还能采菌子、捡核桃,这也算是咱们的一个特色吧。”
你一言我一句的,大家把自己观察到的和从村民那收集到的都列了出来,然后一件件地提改进意见,一直讨论到过了吃晚饭的点仍意犹未尽。
“别的不说,单是他们二十个人来一趟,张二伯收到的伙食费减去成本也能赚个两百。平时卖不出去的水果也卖出来,卖的暂时不多,但来玩的人多了,量也就起来了。”
“张二伯还说准备申请块地建个饭馆,以后来玩的人都能到店里吃饭了。”
大家都哈哈笑说自家肯定带头去光顾。
——
而已经回到市区家里的人,都是抱着一纸箱的东西回到市日报社的单位楼。他们几家都住得近,梁主任先帮周父周母把东西给搬了回去,然后才去搬自己家的。
周天下午的四、五点,大家不需要去上班,也还没到做饭的点,不少人都在楼房前面的树底下聊天,看到出去玩的几家人回来了,大家都纷纷问:“去村里玩得怎么样?”“真的去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了?带回来的都是火龙果?”
每家抱的纸箱都是印的“兴安红心火龙果”的字样。
爱凑热闹的已经跑上去扒拉人家的箱子了,哟了一声,“这么多水果啊,都是在人家村里摘的?卖得贵不贵?”
这个活动是梁主任和周莎莎发起的,叫上了有孩子的家庭带孩子出去玩玩,说是去感受自然风光。大部分人看不上这个活动,想看自然风光坐公交车半小时就能到峰区,还能当天来回,没必要折腾两天去底下偏远小山村。所以,最后报名一起去的就那几家。
梁主任是管人事的,在单位和在家属楼和谁都能说上话,他大方地把自家两个纸箱打开给大家看,然后就开始宣传他们出去这趟玩了什么、吃了什么还有带了什么回来,花了多少钱都说得明明白白。
一起去的几位男同志还来附和梁主任,“没骗你们,人家那里空气比咱们这儿好多了。一大片的火龙果,摘了才十五块钱一斤,成片的荷花、向日葵,还能钓鱼,跟着去山上看日出日落也漂亮,哦,人家山里还能采挖药材和竹笋......住的?和人家正经的酒店比那是没法比,不过干干净净的,住一晚才十块钱。吃两天每人才三十,鸡鸭鱼肉都吃了,人自家养的更香......”
“嘿,骗你们有啥好处啊?人家那就是好看,招待得也用心,改天我还带我爸妈去。”
“村里好几个上九十的老人,人家环境不好能长寿?”
“爱信不信,反正谁去谁知道好。”
他们几个人愣是把家属楼里的人给说得心动了:真的有这么好?
虽然他们买的水果是真的很划算,但还是觉得不靠谱。
过了一周,陈霖和陈明生开车来市里验收装修好的房子,顺路去市里的照相馆洗照片,每张冲洗了八份,自己留了一份,剩下的都给送到了市日报社周莎莎手上。
“这照片来得刚好,你不知道,我爸妈他们回来后见谁都宣传你们富华村,人家还不信,这下好了,等我把照片拿回去,让他们跟朋友显摆去。”
在市日报社之后,富华村就没有人说要来游玩了,但陈霖不着急。
今年她再找市日报社做红心火龙果的宣传比去年容易多了,不只是市日报,还有兴市其他几家报社,陈霖都花钱买了版面,宣传红心火龙果的时候不忘提到富华村,什么亲近自然、带孩子来体验采摘活动等等。
她现在最紧要的还是保证地里的火龙果采摘后顺利交到批发商手里并收回货款,还要抽时间去市里看家具,一点点地填空房子。
省城的广告没那么好打,陈霖能联系到的都是杜佳欢和徐清友介绍的几家小报社,不像省城这两年横空出世的女首富,人家每一步几乎都是“□□”,女首富本人和她的事业版图都极具传奇色彩,那才是看报纸的人最想看到的。
她就是小打小闹,每一步都相当保守,自然就没有多大的报道价值。
跑了一趟省城,她就给带回来两台爱立信手机,只有蓝色和绿色的款可以挑,陈霖果断选了蓝色的。一台两千五,太贵了。但它除了打电话,还有短信、彩铃、闹钟几个功能。
拿到手机买了手机卡,她给朋友们都拨了电话过去,让他们联系这个号码。
而她和周云旗的联系,也没有因为手机的便利而放弃每半月的书信往来。
“你们还挺浪漫,柏拉图式恋爱?”自从她有了手机,乔桥和她的电话就多了起来,知道她和周云旗还这么“古板”地写信,就打趣起来。
柏拉图式恋爱?陈霖笑了下,“革命友谊都没我们坚固。”
说来,他们毕业分开后都没再提起谈恋爱的事情,当然也都知道彼此没有再谈朋友,他是因为工作太忙,她是除了工作忙还没有条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都待在富华村,她上哪儿谈去啊。
反正她既没有结婚压力,暂时也没什么欲望,除了挣钱就是想忙活她的小花园。等明年,可能想忙活个大点的花园。
没空去参加宋学礼和白珍珍的婚礼,她就给乔桥寄了一百块随礼。
——
八月初,柳枝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愿被第一志愿录取,即将要去京城读大学,成了富华村第二个大学生。
柳枝拿着录取通知书,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奔向学校的兴奋劲儿,让她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和当年她考上大学那样,村里给奖励了一千元。村里集体账户现在有钱,所以给这五百块很轻松,当年她的那一千块,是村里每一家平摊交到村集体,再奖励给她的。
他们这儿什么政策都比外面落后一大步,分产到户是到了八十年代才落实到位,改革开放的风也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才吹进来,兴市发展起来也就这四、五年的事情,1992年的一千块在富华村是很大一笔钱。
坐在柳枝家院子里喝大学酒,听陈光山在鼓励各家供孩子读书、走出去看世面,村里大人的羡慕和祝贺不断,这是个很熟悉的场景。
三年前陈霖毕业回来,待业在家,那时大家觉得读大学没有用,而今再看陈霖一步一步的,新房盖了,市里也买房了,有小汽车了,现在大家都不会再觉得读书没用。就连大家最崇尚的铁饭碗也没那么香了。
村集体的那三十亩地要等到明年才会开始结果,他们看着陈霖和陈明生地里的火龙果一车车地往外拉,心里一片火热。
乖乖,这俩人不知道赚多少钱。
——
“今年咱们还捐钱不?”十二月中,陈明生听陈霖把今年的账给算了出来,他们现在账上结余一百五十万,结果量比去年多,哪怕今年的开销变大了,最后赚的也不少。
“明年要把剩下的地种猕猴桃,省农科院那要付十万,还要请专门的技术员,再请四个工人......账户上要留五十万作为明年的开销。捐钱不能年年都捐,等明年村集体有钱了再说。剩下的一百万分了吧。”
“也好。”
有了市日报社的家属和姑公姑婆表叔表婶在银行、邮政局的宣传,富华村的名字正在往外慢慢扩散。从七月份开始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人来富华村旅游,村里召开村民大会后讨论决定,等到明年的火龙果卖出去账上有钱了,就把村头那块空地给规划起来,用来建酒店或者建商铺。
陈霖想开个奶茶店,现在省城流行起了喝奶茶,她觉得她开个奶茶店还能就地取材开发水果茶。而陈明生想开家酒店,准备搞个特色酒店。
陈霖给陈明理传达了村大会的会议内容,他就急哄哄地回来说要开个卡拉OK,但被陈光山给骂了个狗血淋头,总之不准在村里开什么嘈杂杂的酒吧、卡拉OK、游戏厅之类的。
不过现在只是规划,那块空地是宅基地,得转成商业用地才行,其实大家更想在自家开店,把前院利用起来就够了。
“我打算去市里买个铺面,钱在银行里好像都不值钱。”
兴市近两年开始涨工资,终于有了个“市级”样。钱涨了,但物价也跟着涨,把钱存银行里吃利息,都比不上购置房产实在,起码房子现在是在往上涨的。
陈霖也道:“我也打算去市里买个商铺,买了就租出去,这回我就不贷款了,现在手里没花钱的地方,存款也够。”
而陈明生在犹豫,毕竟他还想着盘块地下来建酒店,怕买了商铺就不够用了。
“你也可以先买商铺,到时候拿商铺抵押出去贷款建酒店啊。”村里的旅游业没火热起来,这里的酒店就是乡下好一点的房子,哪有市里的商铺值钱?
“先看市里的商铺多少钱能拿下吧,咱们小区外面的那一排不错,可惜了,现在想买都买不到。”好的商铺还没放出来就被人内定抢完了。
理清了账本,陈霖把今年的额外奖金拿了出来。开了一次小会,把奖金发下去,他们这一年就算是圆满落幕了。
至于地里还有最后一茬火龙果,量不多,都是留着自己人吃的。
在1999年结束前,陈霖和陈明生都带着家人去了市区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