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十三章 西海琉璃塔(10)(1 / 2)

第四十三章西海琉璃塔(10)

对于如何“处置”谢池,华真夫人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但元提的话还是让这高高在上的神女有了几分动容,在对钟鱼和谢自下手之前,她带着元提一起化身为杨葭的婢女,在棠园生活了一日。

身为高门贵女,杨葭却毫不跋扈,对待仆从也分外和善,私下里更是会和自己的陪嫁的婢女们说说心里话。

元提见她与钟鱼情深意浓,并不像成婚后才有了感情的,便寻了个借口故意引杨葭说出嫁前的事。

谨慎起见,她问得有些模糊,“小姐还记得初见姑爷那一日吗,这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杨葭果然没有察觉,她用手抚了抚小腹,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是啊,不就是因为那一日,我才应下了这桩婚事,现在一回想,都过去这么久了。”

这话似有深意。

元提忍不住蹙了下眉,但她也想好了如何引她继续说下去,“缘分真是说不准。”

谁知一提起这事,杨葭忽然扭头看向华真夫人,“菖儿,还记得咱们遇见他时的样子吗?生了副俊俏模样,又有那些好名声,可是瞧起来却有些痴,懵懵懂懂的,好像孩子一般。哪有后来的聪明?”

话说到这里,华真夫人也顺势问了下去,没有直接打探这第一次相见,而是问杨葭,是更喜欢初见谢自时的样子,还是如今。

成婚已经八年之久,杨葭早已不像当年那般羞赧,可是提起这事时,仍免不了回避了她们直勾勾的眼神才轻笑着说,“我若是不中意他当年的模样,后来怎么会嫁做谢家妇?”

她第一次见到谢自是在西林寺,那日母亲带她去参拜进香,刚好遇见了谢自与沈夷。可惜当年的杨葭只听过这棠园双壁的名声,却从未亲眼见过他们,不过是因为母亲拜佛拜得太久,她闲着无事四处张望了一眼,便瞥见了正坐在院子里出神的谢自。

那时的谢自已经是名扬天下的“折臂探花”,可当他望向这座平平无奇的寺庙时,眼神里却分明闪烁着惊奇的光芒,像一个懵懂的孩童,对待世间的一切都仍有好奇和憧憬。而且不知为何,杨葭总觉得对方是有些孤独的,哪怕他被人前呼后拥,看似淡定的与人谈笑风生,也时常会露出一种茫然无措的神情,甚至让人觉得他有些脆弱。

杨葭就这样望着他出了神,待听到有人说了一句“探花郎”,再一瞥谢自那空荡荡的袖管,这才倏然回过神来。

与元提等人猜测得不同,杨葭与谢自这一见不仅是遥遥一望而已,那一日两人到底是迎面撞见了,而且不是在佛前,而是在测字的摊子上。谢自在那儿写了“钟鱼”两字,杨葭脱口而出“金碧动江水,钟鱼到客船”,还大大方方地笑着问探花郎是不是因为身在寺庙才写了这两个字。

钟鱼二字之意本是寺院撞钟之木,她这样想自然算不得错。

而谢自没有回答,只是问这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又写了什么字。

杨葭回道,“葭。”

“湘水佳人锦瑟愁的佳?”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姑娘轻声念着,声音婉转,比诗句更动人。

谢自终于擡首看了过来,看到的是少女言笑晏晏,如春日暖阳,让人无端想到了昏暗的西海琉璃塔里唯一投进来的那缕光芒,好像触不可及,却又让人忍不住伸手探去。

那一日他们讨论诗书和经文,也谈起了新京之外的风景。谢自少年时游历四方,杨葭也曾跟着父亲远赴江南就任,两人都看过这大好江山,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连杨葭偷偷说自己觉得这西林寺并不灵验,谢自都能跟着附和一句说他早就发现了,那住持若真是那么厉害,他就进不了这寺庙的大门了。

“怎么,难不成你还是什么被佛光一照就要现出原形的妖怪吗?”或许是因为初见欢喜,无论对方说什么离谱的话,杨葭都觉得有趣。

但她顺势问,谢自竟也一本正经地顺势答,“是啊,我刚变成人不久。”

“做妖多自在,为什么偏要变成人呢?”

“为了……”谢自看了看眼前的风景,最终目光久久地落在了眼前的姑娘身上。他不懂这种移不开视线的心情到底是什么,只能凭着本能痴痴地答了一句,“或许是为了遇见你吧。”

也真是奇怪,同样的话换做别人来说便是轻浮浪荡,从他口中说出,却只叫杨葭有些羞赧,她哼了一声,丢下他跑开。

独剩下谢自站在原地发愣,刚好沈夷寻过来,眼见着他痴痴望着一个姑娘的身影,便问他那是谁。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他这样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