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东宫夜宴图(7)
于后世之人而言,那是极为荒诞的一段历史。
流传至今的故事到底有几分可信,已经无法考据,但无论是在何人讲述的故事中,都将沧泱王朝的覆灭归咎于那个先后嫁了三个太子的太子妃,怪她美色祸国,还说若不是因为她,沧泱也不会发生三次东宫之乱。
元提对这段历史了解得并不算多,不然也不至于提起“褚师为莲”的名字都想不起此人是谁。她只记得发生第一次东宫之乱时,老皇帝膝下总共有四个儿子,老大是嫡长子,孩童时就已被封做太子,可惜身子一直不大好,资质也只能说是平平,反倒是二儿子自幼聪敏,精明强干,颇有帝王之风,接下来的故事便有些“不出所料”,太子很快病故,二皇子成功被立为太子,他的正妻也成为了太子妃。
“这个二皇子名为褚师予,他的妻子就是当时沧泱第一美人卫缭鸾,这位卫美人出身世家,有传言说,她原本是要赐婚给太子嫁进东宫的,谁成想最后竟嫁给了二皇子,不过最后也没什么分别,毕竟两人才成婚不久,二皇子便成了东宫的主人。”游光终是好心地给她讲起了那段故事。
元提听完一拍手掌,又记起了一些,“卫缭鸾是褚师为莲的婶母,那褚师为莲便是先太子的儿子了。”
“是。褚师为莲是先太子的儿子,在第一次东宫之乱之后,先太子妃也郁郁而终,留他无父无母的一个人,皇帝既不想封这个年幼的嫡长孙为太子,也不想将他接进宫中,便将他交给新任太子和太子妃抚养。”
“可是后来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褚师为莲就被那对夫妇送走了,直到长大才回到东宫,扬言要娶卫缭鸾为妻!”
“事实上他说的是要娶沧泱最美的女子为妻,可是任谁都知道沧泱第一美人便是太子妃。”
“他若是真的当众说出这话了,那与寻衅何异?”元提回想着画卷上众人的神色,此刻也能对他们的震惊感同身受了。
“这人不仅说了,也真的纠集了先太子的拥护者逼宫,太子褚师予死于宫变,直到最后一刻也未承认是自己谋害了先太子。”
听闻此言,元提不禁忿忿,“所以这褚师为莲哪是真心爱慕卫缭鸾,他如此寻衅不过是为了帮他的父亲报仇罢了,他想抢的才不是美人,而是那个本该属于他的太子之位!”
可游光听后却只是笑笑并没有反驳或认同她,转而说道,“若是先太子未出事,那太子之位也能名正言顺地传到褚师为莲手上,但他逼宫之后入主东宫,又娶婶母为妻,只换来了天下人的不满,老皇帝因此气得病重驾崩,他顺势做了皇帝,推行苛政,百姓民不聊生,没多久,自己这位置是如何得来的,便又被他人用何种办法夺走。”
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的是一个大将,姓魏名坚,听说正是大梁朝名将魏冉的后代,他打起仗来也如先祖那般有如神助,很快便和儿子魏照攻进都城,将那褚师为莲逼下了皇位。其后,魏坚自立为帝,封魏照为太子。而魏照住进东宫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娶了卫缭鸾为太子妃。
“所以后世才说他是为了卫缭鸾这个倾城美人才狠下心来起兵造反。”元提只觉荒谬,“他做了太子之后娶卫缭鸾为妻,分明是为了折辱褚师为莲,夺人权势不够,还要夺人妻子,这才有了把褚师为莲踩在脚底下的痛快。”
多么可笑,仿佛那三个男人真的是想要抢夺卫缭鸾为妻才去争未来的皇位似的。他们以极其血腥的手段登上储君之位,摒弃了手足亲情、君臣之礼。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权势蒙蔽人心。一个柔弱的姑娘又能改变什么呢?
她越想越是不忿,可是故事说到这里,姑娘也猜出了事情的真相,“卫缭鸾便是清儿的前世对吗?”
“是。”游光答得倒是痛快。
“那她前世……最终境遇如何?”
“褚师为莲死后也跟着死了,传说是因为殉情。”
寥寥几句,便是一个女子凄凉的一生。
元提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提不上来,她缓了又缓,才又去取那画卷查看,游光跟在她身后上了楼,见她死死盯着那座首的三人,不禁提醒一句,“你已经说了前生今世算不得同一人,不必为其前世的境遇如此忿忿。”
“可你也说了这世上真的有转世投胎,就算我将卫缭鸾和清儿算作两人,她们也始终都是同一缕魂魄。”当元提真的亲耳听到了周清前世的故事时,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将前世仅仅当做一个无关的故事来听,那都是周清这缕魂魄还叫卫缭鸾时实实在在经历过的一切,而这辈子那姑娘不复从前的出身、美貌,甚至立志终身不嫁,几乎“失去”了前世的所有,这会不会正是她在投胎转世时的执念呢?
过了一会儿,元提才平复了心绪,她指了指画上的褚师为莲,问道,“他转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