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选址(1 / 2)

选址

“这次去的地方会不会太偏啊,又要跨海又要开这么远的路。”

方茗已经考了驾驶证,她们的车上了跨海轮渡又开了好久,才接近目的地。

她们来到的是招收都的海边,林欣悦印象这这个地方未来会建设国际深水港。她跟萧谨辰的目标之一就是海外市场,所以如果厂房建设在那附近,就可以节省不少的运输成本,并且获得免税区的政策优惠。

就是……

“这路途真的好远啊……”连方俞都这么觉得,她拍了拍林欣悦的后背,刚才她在船上就已经吐了一回了。

“我们现在的目的是买下旧的楼房和厂房来改建,我觉得按照刘老板说的价格和那里萧条导致的低人工,应该是值得投入的。”

方茗能理解现在她们一下子要建厂前期的投入巨大,能找到未来一段时间节省成本的方案,就算是杯水车薪那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把厂子定在那里,雯姐她们就不可能参加到生产中了。”

已经可以再次看到海了,林欣悦感觉要到了。

她把地图递给方俞,开了车窗闭上眼睛说:“不一样,到时候我们的门店专心做手工食品就好了,雯姐她们还能留一下。把设备搬到新厂房,工厂做机械化生产就好了,还能扩展其他的。”

方茗还是不懂,“可是你还是跑不掉要是把厂设在这里,天天都还跨海跑来跑去啊!生产成本降低了,你的交通成本呢?家里不管啦?”

方茗愤愤道:“反正不管怎么样,再好的地方,我都投反对票。”

结果非常不幸,刘老板介绍的这个地实在是太便宜了!

方茗这半年时间在外面跑,知道外面给社会的行情,尤其是珠三角,就算是中山东莞这种工业用地价格较低的地方,每亩也要30到60万之间。

“才20万!而且自带一栋自建楼?!”方茗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久没有掏耳屎了,听岔了,“这个价格不合理啊!会不会是骗子!”

刘老板坐在民居面前开阔的空地,说:“跟村里签合同的,你要担心可以去公证。”

面前的矮凳很低,林欣悦踉跄地坐下后问这个地的卖家:“这个价格却是很低,是有什么原因吗?”

“没什么,你看这都是晒盐的田还有土房,隔壁的造船厂听说要关闭之后,村里就有人打算出去做生意或者打工。你看着晒田的地,要种别的也没办法了,能卖掉就不错了。”

林欣悦看着面前的旷野,如果买下这块地确实周围都是空荡荡的,只有几个盐户。肉眼可见的远处确实有个造船厂,但是非常安静,毫无生产的样子。

“到时候这里的建设人手也是个问题呢,刘老板。”

刘老板看了看林欣悦,从泥炉上拿起烧开的小水壶冲茶:“你要真的想在这里,我倒是可以找人帮忙。而且招收都多的是做工程的包工头,你还担心什么呢?”

林欣悦想想也是,再不济让二舅帮忙呗,他以前就是做包工头的。

林欣悦其实也犹豫是不是要在这里办厂,虽然都是要贷款但是价格太划算了。可是方茗说的没错,如果来这里,每天往返呢?还是要放下小家?

萧谨辰是不可能跟过来的,毕竟年味是在市区。就算新的跨海大桥预计明年通车,开车也要接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吧。

林欣悦摸摸肚子,有些惆怅。

这种惆怅她并没有憋在心里,而是在萧谨辰出差回来后便找他述说。

萧谨辰希望在妻子分娩前尽量忙一些,留出时间在分娩前后空出时间留在家里。林欣悦是一胎双胞胎,萧谨辰很慎重,怀孕三个月后孕吐结束,他就开始了飞人模式。

“我觉得你的顾虑是对的,而且你需要考虑虽原材料运输也是一个成本,也没计算可能增加的商品运输成本,走陆路运输的商品没那么容易在偏僻地方找到顺便运输的车辆。”

林欣悦坐在他怀里,萧谨辰手心很暖,帮她轻轻揉着胃的位置。怀孕4个月后,林欣悦胃口特别好,但是双胞胎让她肚子有些微微的疼痛感,她很喜欢萧谨辰的揉捏。

电视播着新闻联播,但是没有声音,两个人就这么抱着聊着。

林欣悦呆呆地想了一会,才说:“你说得对,如果在那里建厂,可能就要买货车比较好。而且要等到码头建设,我们做海路运输才有优势。原材料可能就不能从冷冻厂直接买虾仁来做虾滑了,干脆我们自己生产虾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