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林光下午要去明达水产,没办法陪她们去,又不愿意他们两个女人自己去。
最后是等着林光走了以后,女性创业拉拉一号队员奶奶催着她们快去快回,自告奋勇在家带娃。
坐上轮渡的时候,林欣悦把风油精掏出来给妈妈闻。
“珍姐,我们这次就去探探路,后面我自己去就好了,免得你每次又是晕船又是晕车的。”
她都很好奇,在招收都地妈怎么就能克服这晕车晕船就跟爸好上了?
王雪珍摆摆手,“我就是头晕而已,不会吐已经很好了。”
林欣悦叹了口气。他们下了船,又在一堆司机的推销簇拥下上一辆私人载客的面包黑车。坐面包车不需要等公交车浪费时间,但是超载逼仄,让王雪珍更加难受。
好不容易颠簸到了目标鱼丸店,王雪珍已经非常疲累。他们选了鱼丸店门口在路边的桌椅坐下,户外比较透气,没那么憋闷。
这家鱼丸店是王雪珍的朋友推荐的,而且也是王雪珍知道的老字号。不仅自产自销鱼丸,而且在店门口弄了个餐车卖粿条汤。
毕竟鱼丸产品,就是适合作为汤粉面的搭配菜。除了鱼丸、鱼册、鱼饺很适合之外,各种精细分类的不同部位猪肉,猪内脏,还有例如生蚝,花甲等,都是可以搭配在一起煮出一碗鲜甜的汤粉面。
当然,他们店里的汤粉用的自然是他们家自己生产的鱼丸。
林欣悦进门就提醒王雪珍先休息,然后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假装外地人要了两碗粿条汤。
这家店来吃的人还不少,林欣悦在等他们煮粿条的时候一直站在边上看。因为煮粿条汤粉的餐车后面,是他们现场做鱼丸的锅炉。
一个大炉里面正在煮着一大锅的鱼丸。那个锅的口径可能有一米那么多。柴火催生的猛火下,鱼丸在锅中翻滚,店里老板拿着一个超大号的漏勺,翻动着锅里的鱼丸。
这种漏勺安平市场也用,只是用来给阿升老板在买完所有货前捞出活虾桶底潜逃的剩货的。
漏勺翻动下,水汽蒸腾从锅中大量冒起。
那人一个用力,一大勺子的鱼丸被勺起,转而倒进隔壁橙色的方形塑料网篮筐。倾倒时,明显可以看到鱼丸碰撞而微微上下弹跳。
这是林欣悦自己做的丸子没办法有的效果。
白嫩,富有弹性。
用林欣悦以前习惯的说法,可以用来打乒乓球的丸子!
一碗粿条汤已经端到林欣悦面前,她假意跟店家要胡椒粉,问正在捞鱼丸的大叔,语气好奇说:“你们的鱼丸好有弹性啊!”
那个大叔听见林欣悦说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以为是外地人。
他误以为是外地来的客人,看着面前长得温柔可爱的姑娘,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篮筐里的鱼丸,笑盈盈地对自己的产品感兴趣,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他热情地用蹩脚的普通话道:“我们这里的鱼丸就是这个特色啦,都是纯鱼肉做的,你吃就知道了!别的地方吃不到我们这种鱼丸的!”
林欣悦满面笑着说:“这样吗?那我待会可得试试!”
“你要是吃了好,可以买一些鱼丸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那个大叔很客气,还不忘推销他们家鱼丸。
林欣悦问:“这个鱼丸贵吗?”
她从价格开始,又问了这个鱼丸买了回去要怎么吃,还有怎么储存,能放几天等等的问题。
那个大叔手里的活没停,仍然一一解答了。
林欣悦指了指坐在地上小板凳的那两位阿姨,她们正右手伸入红色的大面盆中,挖起一坨手握白花花的鱼肉靡,另一手拿着瓷汤勺把右手虎口挤出来的肉球挖起,放入地上的一口铁锅。
“鱼丸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吧?”
“对啊,就一颗一颗挤成球,然后煮开就好了。”
林欣悦点点头,适可而止,“我先吃,好吃的话我待会跟你买一点回家。”
大叔笑着连连说好,还主动叫人帮忙端起两碗汤粉送到餐桌上。
林欣悦跟店里的伙计说了声谢谢,然后看着王雪珍,焦虑问:“好点了吗?”
“好些了,下了车就感觉没那么难受了。”王雪珍用汤勺舀热汤,顺着倒在筷子头上,汤水流到碟子上,给筷子消毒。
“怎么样?看清楚人家怎么做鱼丸了吗?”
林欣悦给自己的米粉汤倒足了胡椒粉,先喝了一口清甜的汤,那是用猪头骨吊的汤底,汤头很是清甜。
“我看人家流程就是那样了,我觉得我们差一些细节。”林欣悦吃了一口他们家的鱼丸,确实弹牙鲜甜,非常好吃。“像是他们肉泥跟盐和蛋清的比例我们不知道,而且他们这个鱼肉处理是怎么做的,搅拌是怎么做的,我们也不知道。”
王雪珍说:“要不我找人问问?”
林欣悦:“问得出来吗?这是人家的商业机密吧。”
王雪珍犹豫了片刻,说:“也不一定,他们做鱼丸也是在后厨,一家店我们看不到人家怎么做的鱼丸,那我们就看看别家的鱼丸总有可以看到制作的过程呗。”
林欣悦点了点头,赞同王雪珍的观点。“也只能这样了。”
最后,他们分开行动,王雪珍去附近他朋友家里找人一起在招收都里逛逛看,林欣悦留在店里买半斤鱼丸准备回去做对比。
“老板,你们这个鱼丸只有鱼肉吗?”
大叔给林欣悦的鱼丸上称:“对啊,那哥鱼取肉,然后打成鱼丸的。”
林欣悦打算能套多少话就套多少,她笑笑说“可是我觉得你们的鱼丸很甜啊,下糖了吧?”
大叔被林欣悦逗笑了:“没有糖,马哥鱼本来就肉质鲜甜,我们只放了盐巴和蛋清。”
林欣悦张大嘴巴,假装震惊了一下:“我不信!这鱼丸吃起来真的很甜很好吃,我还以为你们做的时候下了糖呢!”
大叔笑说:“真的,就只有这些,全靠鱼肉新鲜。”
林欣鼓鼓掌,做着小动作夸道:“你们真的很厉害啊!我也是听说你们是老字号才来的。”
老店总爱向大家介绍薪火相传的历史传统,大叔笑说:“我们这个店从我爸开到现在也有几十年,我们一家人就是靠做这个鱼丸过日子的。”
“你们在韩江市区有开店吗?我在那里工作,这样就不用跑这么远来买了。”
老板抱歉说:“没有呢,不过有些人会来批发一些鱼丸去别的地方卖。你估计可以买得到吧……”
林欣悦开玩笑说:“那我岂不是要在市区那些菜市场把所有鱼丸买来试试才知道了?”说着她笑出了声。
她想着,果然还是要品牌化才行。
不然就算有回头客也没办法把生意做大。
她提着这袋鱼丸,去王雪珍朋友家。
他们家是开眼镜店的,很好认。
毕竟这年头开眼镜店的并不多。彩色电视还没到人人都可以买回家的地步,近视的人算少数。不过近视眼镜的购买算是一项挺高的消费。
她到店里的时候,王雪珍正和朋友开心的喝茶。
林欣悦上前去的时候,也给她的朋友买了半斤鱼丸。
那是一对夫妻,住在店里还没有孩子。半斤鱼丸虽然不多,但是可以吃好几次了,他们很开心。
“欣悦啊,我刚才问了。我朋友说有家鱼丸店,他们只做鱼丸批发给其他人,而且他们店是个露天的地方,可以看到他们店的鱼丸做的过程。”
这是个好消息,如果可以光明正大看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就能省下很多事情。
林欣悦兴奋道:“真的吗?连前面刮鱼肉和下调料的过程都有吗?”
那个朋友去看过了,他们所有的制作都在露天的路边:“有啊,他们就五六个人坐在店门口每天挤鱼丸。”
林欣悦很兴奋,这就代表她有地方偷师了!
“我们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