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这种搏斗(1 / 2)

这种搏斗

不过有件事,周煜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万静纯。

公演那天下午,他又开始耳鸣了。在高压氧舱待了四十分钟,打了常规的激素药和新药,没有好转。

他听着耳朵里模糊和尖锐的回响,抱着奇怪的心情上了台,如同被内嵌了既定指令,残酷地按部就班。

好在命运突然对他仁慈起来。他说完那句谚语后,耳朵奇迹般地清静了,敏锐了,连格雷科卢卡拍他肩时,手掌和西装布料摩擦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坐下的一瞬,他像是被什么蛊惑了般,忘了自己是谁,只记得唯一一件事:来吧,死而无憾的演奏。

勃拉姆斯历经波折,作成这首第一钢琴协奏曲时,也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和如今的周煜年纪相仿。

不过因为此曲的风格和结构在当时可谓离经叛道,演出后反响冷淡。

要到后来,人们才得以发现它的珍贵之处。

周煜或许是跟许若兰赌气,暗含些“走着瞧”的意思,才选了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没选名气更大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种种揣测和打量中,他端坐琴前,沉默垂眸。

管弦乐先进,第一个音便将D小调的悲剧性展露无遗。很快定音鼓隆隆作响,颤音突破临界值,黑云密布的天空,暴风骤雨倾泻而下。

这不是阖家欢乐幸福美满的曲调,这将是如他人生基调般矛盾挣扎的夜晚。

直到弦乐轰鸣下行,逐渐减弱,归于寂静,钢琴终于登场。

周煜无意以气势见长。干净清澈的钢琴音色开始流动,听众便毫无还手之力,落入他不卑不亢的独白中。

那琴音中有着直击灵魂的真诚直率,作为他今晚的亮相,清澈美丽不可方物,像是在寒夜中独自傲立,任由雪花飘落肩头眉梢。

勃拉姆斯创作此曲时,爱上了他的老师舒曼的妻子克拉拉。

曲子承载着禁忌的爱慕,飘忽不定,纠葛万千。如天堂般温暖美好,充满希望,又忽而掉入地狱,恐惧不安。

变化还在继续。主题不断反复,其间夹杂着哀婉的絮语,暴怒的诘问,热情的拥抱,圣洁的希望。

忽然全新的风暴来袭,情绪又扶摇直上。

周煜的琴音在各部穿梭。连续震音上行又下落,你追我赶间,乐曲被推向高潮。丝滑流畅的音阶,为醇厚的管弦底色增添一丝闪烁和光亮,俏皮灵动,收放自如。

在磅礴重音中,第一乐章激昂结束,第二乐章开启。

温暖和煦的管弦乐声后,钢琴再度上场。

第二乐章宁静柔美,周煜的演奏质朴自然,如他的性格,有年轻人的笨拙,但从不矫饰。感情不急不缓流淌,把勃拉姆斯式的思辨和深沉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勃拉姆斯,有句名言是:哪个年轻人说他喜欢勃拉姆斯,要么他有毛病,要么他在骗你。

勃拉姆斯沉郁、纠结、不够爽快,总陷入徒劳无功的缅怀、恢宏的渴望中,却也因而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浪漫。

他在信中自述,第二乐章是为克拉拉所作的肖像。

要到退烧后的那个早晨,周煜才懂了为什么第二乐章明明是以音符描绘爱慕之人,又如此杂糅晦涩。

或许是病得昏沉,他呆站在沙发旁,看着洒进餐厅的阳光,在万静纯周身勾勒出一圈漂亮到不真实的金色轮廓,惊恐地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

起她长什么样子。

想不起那天在向日葵花田拍到的照片里,她的纪录片、新闻图、练习视频里,她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愣了愣才过去抱紧她,跟她不咸不淡讲话,被她的发丝弄得脸颊发痒,终于劫后余生。

毫无缘由地,他突然明白,就算是勃拉姆斯,回想所爱之人,也只能描绘出一团模糊不清、变化莫测的光影,像降雨前夜的月亮。

他为这人类大脑共同的缺憾而震动。

钢琴压抑的低语中,弦乐猛力奏响强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