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那个梦(2 / 2)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能和周煜一较高下的机会了。到了高三,大家有不同的目标,不会再把心思放在小小期末考上。

万静纯还是努力站起来,回了琴房。

只赢他一次,就算了无遗憾。

她的期末独奏曲目是德彪西的《梦幻曲》。

德彪西本人对这部作品的态度可谓十分嫌弃,不仅直接盖章是“不成功的作品”,还直言自己是为了钱才写的。

可无法否认,这是印象派经典而美丽的旋律,大众认知度比德彪西其他作品高出很多也说明,它有着巨大的、打动人心的魔力。

吴大群在小课给她演示这首曲目时,万静纯就已经深深着迷。

“注意听,这里有大量密集转调,好像羽毛在空中左右摇晃着下落,非常的轻柔,纯洁。”吴大群擡起一只手,在空中轻轻地挥动。

他继续放慢了弹奏,解释着:“不能僵硬,注意手腕细节,色彩一定是非常美的,朦胧,恍惚。右手主旋律要连贯,但因为指法,主弦律偶尔出现在左手。很有意思吧?好像哎,分不清真实,分不清妄想,分不清过去,分不清未来……”

相较于德彪西的《月光》《水中倒影》《大海》之类有明确意向指示的曲目,怎么把握“梦幻”,更加考验演奏者的理解深度和技术处理。

直到考试开始,坐在琴前,万静纯也不确定自己到底能弹出什么效果。

连德彪西本人都承认没花太多心思写出来的曲子,真的有一个答案供她不断靠近吗?

好在扎实的练习,使她很快抛掉杂念,进入状态。

小行板的速度要求控制得很好,节奏起起落落,不完全依照谱例,但保留了整体框架,如在梦境中时而追寻,时而踱步,时而回首眺望。

触键也十分准确,发力轻柔、缓慢,让音色恰如德彪西所要求的“梦幻”,迷离,难以捉摸。

《叙事曲》后,万静纯在印象派作品中的强弱控制上大幅精进,这次《梦幻曲》呈现出更丰富的主旋律与和声层次。从引子进入到第一部分,不断转折的调性,宛如乘着小船,在升腾起雾气的河面中荡漾、滑行,听得人心神摇曳,如醉如痴。

曲子不断进行,恰如雾气来了又去,眼前每次见到的景象大为迥异。鱼群缓慢出水,与空中点点绿光嬉戏着。淡蓝色的月亮,坠落在地平线,裂成碎片。擡头看去,白云变成晶莹剔透的气泡,映着自己的脸,熟悉却抽离。

到了第三部分的再现时,飘渺不定的思绪占据了全部身心。旋律化为无形的大手,拉着衣角不让人离开,可你已然在朦胧间明白,自己身处梦中,难逃一醒,很快发现这光怪陆离的景色,甜美的微风、气息,原来都以悲伤和遗憾为底色。

最后一个音落下,绵延不去,犹如梦醒后念念不忘,怅然若失。

吴大群和几位老师都鼓了鼓掌,面色如常,看不出是否满意。

至此期末考试全部结束。万静纯没有太多把握能赢,还是长舒一口气,打算离开。

演奏厅后排,周煜安静坐着,看她的身影逐渐接近。

1班的考试在3班之前。他一直没走,在后排蛰伏着,等待吴大群所说“将印象派演绎得登峰造极”的万静纯。

听完万静纯的演奏,周煜才理解了吴大群对他的简评:“你弹得很好,无可挑剔,可问题就是无可挑剔。太正确了。”

他愣愣的想,他没有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高度敏锐的感知力。

他真的输了。

“周煜?”万静纯往考场后门走着,撞见他的灰色身影。

一想到刚才的弹奏被他听到,她莫名有些忐忑:“你们班不是考完了吗?”

“考完了。”周煜淡淡的,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

见他这样,万静纯索性把凳子放平了在他旁边坐下,问:“你弹的什么?”

“水之嬉戏。”周煜说完,擡眼看她反应。

“哦……”万静纯去东州时就弹过,因此颇有些心得,“我觉得水之嬉戏比梦幻曲简单,虽然技术上要难很多。你考得怎么样?”

“实话实……”周煜正要答,手机却震了震。

他把电话挂了,嗤笑一声:“实话实说。不怎么样,你赢了。”

万静纯被他突然的谦虚搞得一头雾水:“不过,为什么吴大群让你……”

周煜的电话再度响起。

“你还是接一下吧。”尴尬间,万静纯索性不问了,起身要走,“我先……”

“催我去上外语课而已。”他直接把电话关了机,“你说什么?”

明明早就知道他会出国,可亲耳听到他说,还是如当头一棒。

万静纯勉强笑了笑:“没什么,你快去上课吧。”

周煜索性把手机扔进书包最深处:“我没打算去。”

“为什么不去?”万静纯又劝,“不学好语言,在外国没有办法交流吧。”

台上的人开始弹德彪西最著名的《月光》,可节奏松松垮垮,重拍错得离谱,听得周煜不耐烦。

他看似听劝,起身离开,在心底鄙夷台上那人一句绝世庸才。

万静纯跟着他出了考场。还以为周煜乖乖就范去上课,没想到刚走没两步,他又驻足原地不动。

有个男人大步朝他们这边走来,急着挥手:“小煜!老师等你一个多小时了,抓紧时间!”

万静纯见状也劝:“语言很重要哦,不然买东西都……”

周煜充耳不闻,突然扭头淡淡地看了她一眼。

然后他眸子一闪,迸出零碎的光,伸手抓着她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