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58 章(1 / 2)

第58章

没过多久,总部的第一笔拨款到了。

整个现场一片喜气洋洋,张士明当场从上海工厂下了批远洋订单,扬言要从围堰起就做史上最好最坚固的围堰。沈时因走进食堂,发现伙食也异常丰盛,会议室也购入了高级投影仪和幕布,放起概念图来每个细节都清晰明了。

这天上午,大多数项目组成员都聚集在了会议室,没有开灯的室内,所有眼睛都聚集在了大屏幕上。那里正在放映钟琂设计出的第一版概念图。

所有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漂亮,那一道道悬索像从天空飞流直下的瀑布,也像随时要展翅高飞的羽翼,它们将主体的桥面拉起,力道被平均分散到每一道悬索和下方被隐形的桥墩里。如果真的能成功建成,这会是一道极其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张士明看完以后沉默良久,他眉头紧皱地看向沈时因,“结构方面能行吗?这就跟三百斤的大胖子长着四条小胳膊细腿一样,看得我胆战心惊。”

沈时因的大脑还在飞速运转,她不太确定地说:“需要建个模型看看,水里的情况也得去实地考察。”

其他的技术员也基本都是这个态度,想法是好的,概念图也是震撼的,但实际操作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确认。

会议就这样悬而未决地结束,沈时因心里像装了块石头,沉甸甸的。她刚走出来坐上快艇,看见钟琂也追了出来。他坐上船说:“我跟你一起过去看看。”

钟琂的眉间有些郁结,他有快艇驾驶证,因此不需要驾驶员帮忙开快艇。

沈时因手里拿着一个水波探测仪,随着快艇在钟琂手上缓缓驶出,她手里仪器上的数字在不断变大,坐在快艇上的人也能明显感觉到颠簸。

“浪太大了。”沈时因说,这就是跨海大桥和普通桥梁的最大区别,光是海浪对桥墩的冲击就不容小觑,这要求底部结构的抗倾覆能力极强。

钟琂的膝盖上放着电脑,他腾出只手拉了一个程序出来,把探测仪上的历史数据输入进去,现跑现run。

路程刚过半,也就是浪最大的区域过去,钟琂总算舒展了神色,“方案还是可行的。”

“真的?”沈时因走过去一看,所有数字旁边果然都是绿色的。

钟琂长舒了一口气,抵达对岸,他问:“海底深度还需要测吗?”

沈时因摇了摇头,“那是另一组人的事,我只需要算出荷载系数。”

“那就返程了?”钟琂问。

沈时因:“嗯。”

快艇返回以后停靠在岸边,钟琂说:“你上车,我们再去前面的浅滩看看。”

钟琂驾车往前开了二十多分钟,回到了公路的初始地点。到时候这段路会与大桥做连接,也会作为其中一个出入口。

“我脚下的地方会修匝道,这是一个预留的冷接缝。但延伸上去的天桥可能会遮挡一部分桥面。”

沈时因很认真地听着,“……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当然会有影响,这样就不好看了。”钟琂回答得理直气壮。

沈时因被噎了一下,努力跟上钟琂的思路:“如果不想影响侧面的造型,那可以把延伸下来的角度拉大,这样就不会挡住了。可是桥面长路会变多。”

大多时候美观和实用就是无法两全。钟琂沉吟着走到沙滩,拿起手机对着即将建起大桥的海面拍了几张照,像是想再考虑考虑。

做完这些,他走到海滩边,用手比划着说:“当地政府还让我们把桥下的附属设施也顺便包了,打造成一个海滨公园。”

沈时因走过去,这是她当初和钟琂一起抓过海胆的地方,现在被清理一新,白色的沙子闪着光芒,做成公园应该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

“那要测地面深度和稳定性吗?”沈时因问。

“测吧,测完我好画图。”钟琂刚把仪器架好,天色忽地暗了下去。沈时因擡起头,发现遮天蔽日的乌云笼罩在了这片天空。

钟琂也察觉到了异变,他喃喃地说:“这鬼天气……”

暴风雨来势汹汹,上一秒才刚刚乌云密布,下一秒就响起了一阵炸雷,大雨随之倾盆落下。

“快上车。”钟琂拉着沈时因的手往回跑,他们在车的旁边分开,一左一右地拉开车门,矮身钻了进去。

钟琂打开了车里的暖风,从中控台里找出纸给沈时因擦头发。沈时因往前探着毛茸茸的脑袋,任由钟琂用纸巾给她吸干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