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祸燕
“风骤雨急,主君请进来说话吧。”
即使姜珂不说,根据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荆轲也能隐隐猜出她这次来找自己所谓何事,所以他并未询问,而是先将姜珂迎进了屋。
姜珂合上雨伞,将其放到廊下,进入屋内,感到一股暖意铺面而来,稍一擡眼,便看到荆轲放在案上的那把剑,剑的一边被擦拭得寒光森森,另一边又重新浮现了细密的褐色锈痕。
姜珂跽坐在荆轲的对面,接过荆轲递给自己的热汤喝了一口,然后捂在手里。
她缓缓开口道:“燕丹在调查我。”
“其实……我有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很重要,一定不能让燕丹知道,否则会天下大乱的,当年在邯郸,我曾占卜出一个预言,预言上显示……”
“不必。”
姜珂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荆轲出声制止了。
“什么不必?”
荆轲:“很重要的秘密,那就不必告知于我了。”
姜珂不露辞色道:“我很信任你,所以我愿意将这件事告诉你。”
“既然是会引发天下大乱的预言,那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荆轲能感受到主君的信任,这便足够了。”荆轲将磨得锋利,擦拭干净的长虹插回剑鞘,眼神坚毅,仿佛一簇燃烧得正旺的火焰,“我知道你要让我去做什么。”
“剑已磨好,正在等待出窍。”
姜珂嘱咐道:“君之此行,恰如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危险至极。”
“先人曾有言,士为知己者死,女未悦己者容,更何况您先前曾有言,这是关于天下安危的大事,即使是刀山剑林,荆轲也无所畏惧。”
“只是……”
他突然来了个大转折,弄得姜珂心中一沉。
“我的才能低劣,不知能否胜任此事。”
穿越后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姜珂,他现在需要鼓励和激励,不管能不能行,反正情绪价值拉满,夸就完了。
荆轲可惜道:“原本我有一位好友,他的剑术并不落于我,只是我们许久未有来往了,若是他能随我一同去往燕国,此事成功几率十有八九。”
姜珂好奇:“是何人?”
“他名为盖聂。”
盖聂这个名字,姜珂有印象,据说历史上荆轲刺秦之前等待的那位友人就是盖聂,只不过后来燕丹没有耐心再等下去,才急不择路地将人选换成了外强中干的秦舞阳。
哦,对了,历史上燕丹好像还给荆轲准备了徐夫人匕首,美人手,骏马肝,金瓦投龟之类的,但这些姜珂……统统都没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荆轲跟着姜珂久了,别得没学会,她那副精打细算的性格倒是学了个七八成,一块金爰都他喝半年的酒了,扔水里多浪费啊。
荆轲:“但我愿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尽自己全部所能为您除掉燕丹。”
这是他所能想到最真心诚意的誓言了。
“其实……”姜珂突然意识到他好像会错自己的意思了,于是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告诉他真相:“我这次派你去燕国,刺杀燕丹只是顺便,而且,处境虽然危险,但也没到去死的那个地步啊。”
荆轲:“……?”
姜珂示意他附耳过来,在荆轲耳边悄声耳语几句,说完之后,荆轲问了她一个问题:“此行……你为我准备了多少兵马?”
姜珂冲他露出一个标准的,很有礼貌的微笑,试探性地伸手比了个二,眼看荆轲没有回他,于是好又伸出一根手指。
“三万?”
“三位。”
即使是被史书评为怒而不变色的荆轲听到她这句话也不禁蹙眉,一脸疑惑地看着姜珂:“三位将军?”
姜珂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我干脆把王翦,蒙武和李信一块给你带过去呗。”
荆轲:“你说过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燕国王室成员没有成千也有上百,你让我带三个人去把他们都杀了!??就算我们四个每天早中晚各杀一个人,都要杀上三月有余,工坊里拉磨的驴工作量都没我们四个大吧,姜珂,你自己说这个任务合理吗!?”
“荆卿莫急!”眼看他越说就越激动,姜珂连忙给他顺气,然后从褡裢里掏出两本很厚的书。
荆轲:“你让我用这两本书把他们砸死?”
姜珂:……
她耐心地将自己的计划和荆轲解释一遍,荆轲的脸色才稍微和缓一些,疑惑道:“按理来说,这种事任务应该交给姚君去办吧?”
“姚贾不在秦国,他出国了,短时间内根本回不来。”
荆轲:“去楚国了?”
“嗯……”姜珂欲言又止,“现在应该是叫……欧国吧?”
荆轲年少时曾游历过许多国家,却从未听过欧国这个名字,就连古书上记载周天子分封给各位有功之臣的地盘也没有这个名字。
那应该就是七国之外的地盘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现在要考虑的问题,荆轲收拾好行李,喂饱战马,带着足够的美酒,两天之后便出行离开了邯郸,身后还跟着三个看起来人模狗样很贵气,实际上自己都心里发虚的小助手。
姜珂给了荆轲足够的钱财,然后为他送行,口中吟唱着那句历史上著名的歌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早复返。”
这幅场景看起来很慷慨悲壮,荆轲想要反驳她两句,但想了想还是什么也没说。
第一:今天没风,太阳很大。
第二:这不是易水,是邯郸的褚水……
算了,她开心就好。
临行时,姜珂还不忘叮嘱如果荆轲的朋友愿意来秦国做客,那她会很欢迎的。
队伍一路北上,路过代地,进入燕国边境。
易水奔腾不息,有风吹过,吹得四周一片萧瑟,荆轲无端感到一股凉意,不禁想起姜珂的那首歌谣,心想这易水是挺寒冷的。
燕国位于七国最北方,是召公奭的封地,与戎狄睦邻,因为地僻寒冷,所以即使八百年来只出了燕昭王这一位贤君,也没有灭国。
燕山南方的黔首以耕种为主,北方的黔首以畜牧业为主,夏日还好,一到冬季,大雪封河,气温就变得极其寒冷,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不知道为什么,荆轲突然想到每年冬天王公贵族们可以穿着温暖舒适的羔裘锦绣之衣,可很多黔首却会因为没钱置衣而悄无声息地冻死在寒冷的夜里。
如果燕国也能种植棉花就好了。
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荆轲不由得一愣,不知何时,自己的想法居然变得和姜珂如此相似了。
他进入燕国境内后,继续一路向北,到达都城蓟城,先是去见了自己的老朋友高渐离和狗屠,数年未见,三人却没有任何生疏,依旧像从前那样痛饮美酒,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狗屠只在一旁看着,憨厚地拍手呵呵叫好。
重逢的喜悦逐渐散去,荆轲也开始施行姜珂的谋划了。
他翻开姜珂交给他的那本书,逐字认真学习。
第二日辰时,章台宫内,秦孝文王的尸体已经装殓完毕,放入棺中,又在棺椁之中的空隙内放入金玉珠宝,饮食器具等陪葬品,完成一系列繁复的流程后,准备盖棺涂漆。
诸位大臣皆是白衣素冠,眼中含泪,为先王哀悼。
新王跪在帷帘之后,口中念着悼词,身边还有华阳太后,成??等。
念完悼词后,四周有过片刻的沉静,忽然一道声音如平地惊雷般响起。
远处的挺直脊背,语调清晰:“新王之嫡子嬴政,质赵归秦,卒闻祖薨,情悲不已。政听闻,爱父母,尊先祖,敬长亲亲,这些皆是人伦之道中必须遵守的礼仪,故政今特来拜见父王,为大父执扶守灵,啜菽饮水,以全人伦孝悌之道。”
众人齐齐将视线看向嬴政。
这是个八九岁的孩子,衣服单薄,身穿孝服,头缠麻缕,腰系麻带,年纪虽小,气质却是不凡,精准凌厉,眉目刚烈,眼神明亮。
他突然朝着孝文王的棺椁方向跪了下来:“伏愿祖天之灵,佑吾父东出六国,佑吾大秦强而国盛。”
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嬴异人身边的芈楚,也就是他回到秦国后娶的妻子,突然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成??,心中一沉。
完了,赵女的孩子好像比我的孩子聪明许多。
嬴政也引起了嬴异人的注意,他看着堂下的小小少年,那张和自己,和赵姬都相似的脸,心中所存无几的亲情居然一下子涌了出来。
“好孩子,快快上来,再最后看一眼你的大父吧。”
这话一出,堂下大臣们立刻意识到,秦国本就变幻莫测的朝堂,派系中,又要加入新的队伍了。
第三章第四节预防冻伤,里面内容简单详细,但却很有用,比如解冻时要用温水,不能用热水,否者会组织坏死,加重伤情。
而且,她还会带着军医到各个营帐里和将士们科普重伤后的自救和营救彼此,诸如止血,固定骨折,标准包扎方法等。
王翦:原来大王不是给我派来了个裨将,而是给我派来了个军医啊,还是一个很有用处的军医。
医着医着,王翦再次发现姜珂不仅只会种田,管理财政,当军医,居然还会练兵!?
王翦感觉整个世界都荒诞起来了,他仔细观察过姜珂练兵,这个二十六岁,之前从来都没接触过打仗,第一次上战场的奇才,虽然气势还很生疏,但其中那些踏步,立定,突刺等新奇且有用的想法,就连自己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军都不得不赞叹一句,真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赐奇才!
姜珂在军营里待得时间越久,王翦就对她越满意。
同样都是二十六岁,王贲你怎么一点姜珂的聪明都没有呢?
生平第一次,王翦对自己儿子感到嫌弃。
“姜裨将。”王翦轻抚自己的胡须,脸上一片欣慰神色,看姜珂的眼神比看自己儿子王贲都要慈祥,弄得姜珂甚至都有些不适应了,王翦问道,“你之前在鬼谷可有学过练兵布阵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