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5章 昭雪(2 / 2)

李德裕打量着晁灵云,不动声色道:“为了收服回鹘,我与光王打了三年交道,也颇为佩服他的心志。我说不敢差遣孺人,不是讥诮你当初萌生退意,而是忌惮他,我这样说,你懂了吗?”

晁灵云懵懂地点点头。

李德裕微微一笑,终于慢条斯理地吐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这一次,我不是差遣你,而是要与你合作,做一件能够成全我们自己的事。”

说罢他打开书案上的一只木匣,从匣中取出一封信笺,递给晁灵云:“你先看看这个。”

晁灵云接过信笺打开,匆匆扫了一眼,脸色瞬间剧变。

“这信里的内容你都看见了吧?”李德裕盯着晁灵云,慎重道,“我手里可用的人很多,根本不差你一个,但这封密信投递到我宅中,内容极为要紧,又指明了必须由你出面,我不得不谨慎对待。”

晁灵云双手发颤,仿佛手里薄薄的一张笺纸,是一团灼烧的火:“为什么一定要由妾身出面呢?”

“这正是可疑之处,而且寄信的人知道你与我之间的渊源,你能想到什么人吗?”

晁灵云摇摇头,目光盯着纸上简短的一句话,却是越看越糊涂。

那信上写着:刘从谏已死,令晁灵云孤身赴潞州,可探虚实,否则昭义大乱。

“刘从谏从去年就开始病重,七日前,我收到这封信,第一眼就觉得这信里的消息很可能是真的。”李德裕走到晁灵云面前,将信笺从她手中抽走,“如果刘从谏已死,昭义镇秘不发丧,就意味着刘从谏的势力在谋求割据。朝廷刚刚平定回鹘,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昭义镇一乱,再要发兵征讨,国力必然不支。寄信的人也很清楚这点,才会明目张胆地在信里威胁,如果我不派遣你去潞州,此人就会将泄密的消息透露出去,让昭义军狗急跳墙,提前哗变。”

听到这里,晁灵云大致也明白了:“所以大人希望妾身跑一趟潞州?”

“实不相瞒,我确有此意。”李德裕与晁灵云对视着,直言道,“寄信的人指明了要你孤身去潞州,很可能在暗中窥伺,意图对你不利。此行风险不小,你身为王宅女眷,又有儿女牵绊,我没有立场逼你答应。所以你也看到了,我已经先拿出了诚意。”

“妾身明白。是大人为头领昭雪,先成全了妾身。”晁灵云无奈地苦笑,“十二年了,妾身早已不抱希望,大人却不计朝中险阻,坚持为旧案平反,为妾身的头领和同伴们洗清冤屈、争得追封。妾身又岂能忘恩负义,做自私自利的小人?”

“孺人一介女流,舍生取义、不让须眉,委实难能可贵。但除此之外,我还希望孺人能够明白,大唐藩镇积弊深重,河朔三镇割据多年,民心尽失。昭义镇地处大唐心腹,紧邻河朔三镇中的成德、魏博,一旦让刘从谏的势力割据得逞,藩镇之患将更难清除。孺人嫁给光王,儿女也是皇家子孙,从长远来说,今日孺人的义举,就是他们将来的福祉。”

晁灵云听了李德裕这番剖析,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自己与十三郎生的孩子都是天家血脉,他们的命运与大唐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人一席话,令妾身醍醐灌顶,妾身会从大义出发,前往潞州彻查真相。”

李德裕欣慰颔首,对晁灵云道:“昭义镇的军权,朝廷必须收回。你的任务三分是调查真相,七分是稳住这封密信的寄信人,为我争取时间。一旦你前往潞州,我就立刻着手准备,将来昭义镇军权重回天子手中,你就是最大的功臣。”

晁灵云俯首道:“是大人深谋远虑,妾身不敢居功。眼下虽不知寄信人的身份,但大义当前,就算是龙潭虎xue,妾身也要去闯上一闯。这不光是为了报答大人的恩情,也是为了家国天下。”

“孺人有这份心志,肯为天下谋太平,我也不会辜负孺人的辛苦付出。等朝廷收回了昭义镇军权,我会再送孺人一份大礼。”

“大人不必费心,如今头领沉冤昭雪,妾身已别无所求。”

李德裕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光是沉冤昭雪还不够,我要让这件事的罪魁祸首,付出应有的代价。”

晁灵云的心一阵狂跳,颤声问:“大人指的是……牛僧孺?”

李德裕轻轻点头。

晁灵云先是一愣,随后细细辨认自己心头复杂而澎湃的情绪,直到将嘴唇咬得发白,才冷静开口:“大人对妾身恩重如山,妾身愿赴汤蹈火,报答大人恩情。”

她只用了瞬息时间,便确定自己的仇恨从不曾熄灭,漫长的时光并没有将她变成一个慈悲的善人,她还是会恨,还是会想要仇人付出代价,想要头领和同伴的血不白流。

所以这一刻,她甘愿再度化身为刀,离开栖身的宝匣,去为主翁披荆斩棘、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