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上位
正月初二清晨,太和殿中,已溘然长逝的李昂被停放在御榻上,嫔妃宫人跪倒一片,失声痛哭。
收到噩耗入宫的李瀍淌着眼泪,一路走到榻前跪下,握住李昂冰冷的手,低声道:“多谢皇兄……成全臣弟。”
正哭得昏天黑地的王福荃闻言一顿,看了一眼李瀍,双目含恨,却敢怒不敢言。
昨日吃了李瀍窝心脚的杨贤妃却恰恰相反,她假意拭泪,借着巾帕的遮挡,向负责治丧的冢宰杨嗣复使了个眼色。
杨嗣复收到杨贤妃的暗示,走到李瀍身后,沉声道:“颍王殿下,还请节哀顺变,移步到太和殿外。”
一句“颍王殿下”听得李瀍分外不自在,他缓缓站起,转过身面对杨嗣复,倨傲地问:“圣上的遗诏还没宣读吗?”
杨嗣复冷冷回道:“微臣不知圣上有遗诏。”
李瀍忍住怒火,疾步走到殿外,问群聚在一起的大臣:“翰林学士周墀何在?”
一时群臣面面相觑,无人回答李瀍。
李瀍碰了一鼻子灰,环视众人,冷笑道:“好得很。”
这时安王李溶走到他面前,温言相劝:“皇兄,天子大行,百官在此哀痛悼唁,有什么急事都该放一放,何故如此咄咄逼人?”
李瀍打量他一眼,冷嘲道:“你当然没有急事了。”
安王不接他的话,依旧一脸淡漠。
李瀍也懒得理会这个伪君子,走进亲王的吊唁队列,默默等待。
不远处,李怡暗中目睹到这一切,却压根没有隔岸观火的心情,脑中不断盘桓着昨晚从回鹘送到的消息。
原来晁灵云与康承训都是天生反骨、胆大包天的脾气,二人背着李怡兵行险招,在快马加鞭赶到回鹘后,直接冒着暴风雪深入草原,万幸他们最后真的找到了太和公主的金帐。然而不等计划实施,回鹘王庭却意外遭到黠戛斯部落的突袭,晁灵云与太和公主一同被俘,失去音信。
而康承训在兵荒马乱中受了重伤,所幸被一匹识途老马驮出草原,目前在参天可汗道的驿站疗伤。送信的人跑死两匹快马,才于昨晚将这个消息送到光王宅。
惊闻消息后,李怡一夜无眠,从昨晚一直后悔到现在。他知道晁灵云敢于冒险,却不知她胆大如斯,竟然在人生地不熟的回鹘鲁莽冒进,那康承训也是该死,非但不阻止,还陪着她一起发疯。早知如此,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她去回鹘。
心上人与阿姊同时失踪,急得李怡五内如焚,与之相比,什么天子驾崩、颍王和安王争权夺位,都成了浮云般的小事。
当务之急,是找到灵云和阿姊,如今身受重伤的康承训已然指望不上,他还能将这个重任托付给谁?
心乱如麻之际,太和殿前忽然起了一阵骚动,将李怡纷乱的思绪拉回到现实。
只见密密麻麻的神策军赶到太和殿,围住致哀的众人,仇士良捧着一卷白麻诏书走到人前,开始宣读天子遗诏。
“敕:朕顾以眇身,获承丕构,严恭寅畏,十有五年。列圣鸿猷,朕岂能荷,涉冰匪惧,驭朽非难。虽宇内小康,而大道犹郁。方自砥砺,期臻至平,天不佑予,夙婴疾疹,政虑多阙,心靡遑安。近者凝冱所侵,久而寝剧。臣僚爱我,内外一心,祷祀毕为,药石备至。亟换旬朔,有加无瘳,惧不能躬总万机,日厘庶政。稽于古训,谋及大臣,用建亲贤,以贰神器。亲弟颍王瀍,朕昔在藩邸,常同师训,动成仪矩,性秉宽仁,俾奉昌图,必谐人欲。可立为皇太弟,应军国政事,便令权句当。百辟卿士,中外庶臣,宜竭乃心,辅成予志。陈王成美,先立为皇太子,以其年尚冲幼,未渐师资,比每念重难,不行册命,回践朱邸,允叶至公,可依前复封为陈王。呜呼!万务不可以久旷,万方不可以乏统,惟义所在,朕不敢私。宣布中外,咸令知悉。”
此诏一出,众臣哗然,只有李瀍唇角含笑,信步走到仇士良面前,领旨谢恩。
在场的官员人数虽多,却都是当年甘露之变的幸存者,领教过仇士良的血腥手段,因而此刻面对神策军的刀枪,竟无一人敢质疑这道遗诏是真是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