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这路您是打算修到哪里去啊?”张大石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修到咱们蓟县去啊,不然你们以为我干嘛修这个路啊?”韩凛转头回去看了问他这话的张队长一眼,笑了一声说道:“等这条出去的大路修好了,以后从海里打捞上来的海鲜,就能在当日送到咱们蓟县城里去卖,打鱼的渔夫们能赚到钱,咱们也能吃到新鲜的海货,你们说这是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了?”
“……”张大石一脸惊呆了的表情看着他们家王爷:王爷,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
“哈哈……”看着众人的表情,韩凛忍不住的哈哈大笑了一声,也没解释什么。
他可是计划要把蓟县建设成为他们北方这里最大的城市的,可不就要所有的路都连同他们蓟县了,也只有条条大道通蓟县,才会让天下的商人小贩们都到他们蓟县去做生意,只要河里有鱼,还怕水不活吗?
到时候他们蓟县在北方与京城遥遥相对,燕地这里会成为一块富饶的天天都向往和来之的大城!
在海岸高处还有一栋正在修建的小楼,那里正是他们以后在海边小住的海景房了。
不过这会儿韩凛并没有回去小楼那边,而是带着身后的这帮人沿着正在修建的路往上走,准备到顺义村那边去看看他们的搬迁情况怎么样了,“吴师傅你记得交代一声厨房那边,每天熬煮的姜汤不能停,一定要让这些干活的工人们喝上一口热乎乎的姜汤。”
“有有,这个每天都有煮,大家上工之前喝上一碗才去上工的。厨房那边一整天都有煮好的热水,干活的工人谁口渴了就自己去舀来喝,午餐也是一荤一素,一人不说吃到十成饱吧,六七成饱应该还是有的。”吴师傅现在是监管码头修建工作的师傅,还管一些杂事,反正东家交代的事情,他都要做好,不能出一点岔子了。
还真别说,每天一碗的热姜汤喝下去,他们这里干活的人生病的少,中午一顿饭吃了下午继续干活,吃饱了肚子,大家也有力气干活。
一听这话,韩凛就说道:“六七成饱还是少了点,以后让大家吃到七八成饱吧,吴师傅你跟厨房那边说一声,每天做饭多煮两锅饭,多买几斤肉菜,多煮一锅,一人多给一勺饭菜吧。粮食不够的话就跟采买讲一声,让他多备点米粮。”
“是是,王爷您心底好,这是我们大家伙的福气啊。”吴师傅笑道。
可不就是了,东家仁慈,他们这些在东家手底下干活的人也能过得好一点,别说这些干活的汉子们这么卖力的干活,就是他自个儿也是愿意尽心尽责的给东家办事了。
韩凛摆摆手,让吴师傅不要夸他。
其实这个事情在韩凛自己看来,他这么做不过是尽了一个老板改尽的责任而已,让员工们吃饱肚子才有力气给他干活了。这里的工程拖多一日他就要多付这么多人一天的工钱,还耽误他的事了。要是这边的码头和造船厂还有作坊、道路都赶紧的弄好起来,这一地一年就不知道能给他赚多少银两了。
“咱们这路修得挺平整的,以后咱们马车跑在这上头也没那么费劲。”脚踩在新铺的水泥路上,韩凛用脚跺了两下,感受了一下脚下的土地还挺实的,没有说一脚踩下去修好了。
吴师傅笑着接话:“是是,咱们这路修得这么好,大家干活做得也仔细,这路用个一百年都不怕坏的。”
“一百年估计用不了,能用个三五十年就不错了。”不过转而韩凛又想,他们这里没有那种上百吨的大卡车拉货,只是跑跑马车而已,应该压不坏他们这些水泥路,说不定还真的能用个一百年了?
“不会不会,肯定能用个一百年的,王爷您要相信小的这话。”这一点吴师傅还是很有信心的。
“行,借吴师傅吉言,希望咱们这条路用个百年千年的都不会坏。”要是他们修的这些路能用个几百年,这么算下来修路的花费就不算是多了,一想到往后几十年都省了修路的钱,韩凛还是挺开心的。
一行人顺着新修的路往顺义村搬迁的新址走来,远远的就见到一群人正在路边不知道忙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