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9章(2 / 2)

“县城的学堂我去了解过了,上任的县令一直秉承着一个有教无类的教育的观念,所以学堂里不论性别,只要能交得起束修,就都能去上学。”抱完孩子们,戚书宁才跟他们说起孩子上学的事情。

他看向安安和宁宁:“安安宁宁愿意去上学吗?”

两个孩子互相看了看,没回答他。

壮壮拍了拍胸脯:“哥哥,没关系,我会保护你们。”

于是三个孩子坐在一起,陈庆给他们盛好饭,几个大人才好好说话。

“县城的学堂里班级没有分什么男孩女孩儿和哥儿,大家都在一个班里上课,一年之后会重新分,适合读书的就去文班,更通武艺的就去武班。”戚书宁在县城,更了解一些。

“两年前,朝廷立法,文试武举都是朝廷选拔官员的手段,日后孩子们的出路就更多。”他看向壮壮,“壮壮的身板体格,能走武举这条路。”

陈庆并没有想过多么远的事情,他只希望壮壮能够平安长大。

陈庆看向周远,其实周远跟他也是一样的想法,现在家里的条件,只要壮壮不败家,也够他平安顺遂地终老。

“看孩子以后想过怎么样的生活吧,先去学堂里识字。”周远深知道不识字有多麻烦,所以还是希望壮壮能读能写。

五月初,壮壮在家里过完五岁的生日,第二天就要去县城上学了,临走的时候孙大娘哭得眼泪汪汪,壮壮五岁,从来没离开家过,祖孙俩抱着哭,倒是让陈庆有些不舍了。

只是再难接受分离,也不得不分离,壮壮用自己的手绢擦干了孙大娘脸上的泪痕:“不哭不哭,祖母,我上完学就回来了。”

陈庆和周远带着壮壮的很多东西,搬到了他们在县城里的房子里,壮壮倒是很适应,背着陈庆给他缝的书袋美滋滋地转了又转。

晚上睡觉的时候陈庆有些辗转难眠,他趴在周远的胸口上:“学堂里不会有人欺负壮壮吧?”

陈庆都不敢想象,壮壮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儿,猛地去到一个都是陌生人的地方,他怎么才能适应?

周远拍了拍他的背:“他在村子里就是孩子王,去了书院也能吃得开。”

陈庆带着浓重的忧愁,拒绝了周远想要亲近的想法,壮壮从四岁开始就自己单独睡了。

第二天起床要去送壮壮的时候,陈庆的焦虑就更加明显,他甚至想把壮壮的书袋藏起来。

李欣跟他们一起去,戚书宁不方便出面,所以拜托周远照顾他们。

看实在没有办法,陈庆只好沉默地跟在他们的身后,看着越来越近的书院,陈庆看着周围,也有送孩子来上书院的,只是那些孩子就抱着爹娘的腿不肯撒手,只有他家壮壮,头也不回地跟着安安和宁宁就进书院去了。

先前周远就已经交好了束修,也知道每天申时末准时来接孩子回家。

李欣也看出了陈庆的焦虑,于是跟他一起在县城里逛,李欣现在也住进了县衙后面的住宅里,方便以后接送孩子。

“阿庆,咱们以后住在县城,我想在干脆在城郊开个打铁铺子。”

陈庆睁大眼睛:“你还没放弃打铁啊?”

李欣点头:“这是我家祖传的手艺,我当然要把它传承下去,看以后是安安还是宁宁来接我的班,或者是他们谁找个赘婿,来跟我学打铁。”

陈庆佩服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像自己,好像一直都是浑浑噩噩的。

李欣看着他:“阿庆,其实很多人都是羡慕你这样的生活的,你以前那么苦,生活就该轻轻松松的。”

上学第一天,陈庆接到壮壮,发现他没有一点不适应,甚至还跟他说起一天在学堂里的见闻。

发现焦虑的只有自己之后,陈庆渐渐地也放松了下来。

李欣的行动力很强,第二天送完孩子就跟着李铁匠开始选地方,五天之后就开始跟李铁匠一起收拾铺子,陈庆有了活干,就更加自在了一些。

在上学堂的第五天,学堂的夫子把陈庆和周远叫到了学堂里,说壮壮打人。

陈庆:……

而后壮壮在学堂里上学的日子,他跟周远三不五时地都会被请去学堂里,理由都是壮壮打人。

要不是因为有人欺负安安宁宁,要不是就是有人欺负弱小,总之都不是为了他自己,他讲义气,又能打,很快就成了一小群人的头头。

后来,学堂里流传出了一个传说,不要去惹学堂里的那对双胞胎哥儿,不然他们的那个弟弟会找上门来。

壮壮一直护着安安宁宁直到他们顺利地从学堂学完知识。

再后来,壮壮被分去了武班,周远和陈庆倒是没再被请去学堂,但壮壮回来的时候身上的或多或少的伤,壮壮说是因为在武班,会经常操练。

随着壮壮的长大,学堂里的活动量已经不满足他了,于是在放学后,他会跟着周远去武馆,发泄他这个年纪多余的精力。

安安宁宁在识完字之后就不再上学,安安要跟着牛牛去学做瓷器,宁宁早就说好要跟李欣学打铁。

戚书宁在洛河村任满之后,升任成为本府的府君,在府城做了五年府君之后,戚书宁进京述职,带上了一大家子人上京游玩,并且也要带着壮壮上京参加武举考试。

戚书宁进京述职,因着在位期间政绩斐然,升任为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留任京中,他的上峰就是曾经的恩师付院长的儿子,付泽洋。

同年壮壮在武举考试中一举夺魁,成为年纪最小的武状元。

壮壮成为了武状元之后,进入了征西军,走上了他爹曾经走上过的路程。

周远的振威镖局开到了京城,在他没办法去京城的时候,京城的事务就交给了在京城里闲着的李欣。

宁宁一直在李欣的身边,不再打铁之后就跟着李欣一起学习管理镖局。

安安和牛牛一直在学烧瓷,牛牛出师之后就一直在教安安,如今经牛牛烧制出来的瓷器都能卖出天价,都被达官贵人追捧。

孟启和孟栓子一人掌管了一家振威镖局的分局,至此以后,振威镖局成了最大的镖局,不论走哪里都有他们的线,走起镖来比从前更轻省容易一些。

一切安定下来之后,周远带着陈庆回到了洛河村,又回到了他们的那个小院。

陈庆抱着周远的腰:“好安静啊。”

周远亲了亲他的发心:“我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

作者有话说:

主线剧情的大概就这么完结啦,不想写生老病死,所以后面有些人也没有细写,后面还有if线,大概就是先前说的,如果祖母没去世,周远和陈庆提前相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