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123 章(1 / 2)

第123章

第123章

“不对不对,是你记错了,明明是苏轼先说的‘如意君安乐否’,后面王安石才接的‘窃已啖之矣’。”楚楚道。

“哎?是吗?”姚絮歪了歪头,“但我怎么记得是王安石考的苏轼?”

“是王安石说那间书房里的每一本书他都能记得,让苏轼随便挑一本问上句,他来答下一句。”楚楚笑得灿烂,“苏轼故意往灰尘堆积的多的地方去找,觉得那些书王安石年久不看,肯定记不起来。”

“但王安石最后还是答上来了。”

“对对对!”楚楚嘿嘿笑了一声,“要我说,冯大大其实也还算是给王安石留面子了,有特意点过是堆积了很多灰尘的书籍,那肯定是平常不怎么翻动的,但只看一遍却能应对自如,说明王安石记忆力超级好。”

“可那也没法解释为什么他的书房里会有小黄书吧?”

“你上学的时候难道没看过闲书?”

“也是。”姚絮点了点头。

只是两个小姑娘聊得火热,前面的苏轼和徐霞客许久没有动静。

徐霞客忍笑忍得辛苦,他年少时博览全书,一些民间野史也看过不少,不少文人喜欢借前朝之事抨击今日弊端,所以往往会给历史上的名人编故事。

大部分文人“编排”起历史人物来可没什么心理负担,反正历史上的那些人早就死了,还能从坟堆里爬出来找他们要说法不成?

可谁能想得到,一场奇遇,竟然让自己在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与苏轼当面。此时再想以前看过的各种胡编乱造的故事,就有些……

“对了,苏轼和佛印的CP冯梦龙也写过,而且还是前世今生的那种,佛子对万事都不上心,只追着苏东坡跑,啧啧啧。”

“还有苏轼和苏辙也很好磕啊,弟弟总是想着办法捞哥哥,结果当哥哥的半夜去扰人清梦。”

“还有个叫章什么的,好像是章淳?”

“是章惇啦。”楚楚道,“当初两个人要好的时候,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下狱,章惇甚至直接杀去质问王珪,不过后来两个人关系交恶,章惇之后的各种行为,看着倒像是是真的很想弄死苏轼。”

“反正围绕着苏东坡能出来几十上百对CP,不愧是大宋顶流。”

但此时此刻,真大宋顶流,苏东坡先生看着旁边忍笑忍得非常辛苦的徐霞客,幽幽开口,“想笑就笑吧。”

徐霞客:……

他咳嗽几声,一本正经地道,“那些都是别人胡编乱造的,苏公是何等性情之人,我们自然清楚,当然做不出以妾换马之事。”

楚楚和姚絮聊得还有些意犹未尽,点头道,“对啊对啊,要不怎么说冯梦龙是苏轼的第一黑粉头子呢,你看明明苏轼没干过这事儿,结果被冯梦龙一通瞎编,硬生生给人家生造了一个黑点。”

苏轼:……

真是好大的一口黑锅!

眼看着那两个小姑娘还有继续八卦下去的意思,徐霞客举起手里的相机,打断道,“不如我来给你们拍几张照片吧,好不容易来白园一趟,总要留下点儿照片当做纪念。”

楚楚和姚絮对视一眼,有些惊喜地道,“那就麻烦徐先生了!”

“算不上麻烦。”徐霞客环视四周,选了一个光线和景色都不错的地方,招手示意二人过去站好。

“随意些便好。”徐霞客看着相机里已经摆好姿势的两个小姑娘,按下了快门。

徐霞客所拍摄的照片总是带着些他自己的特色,比起人像,他更习惯于拍摄山水。

所以他所拍下来的前几张照片,人像在照片中所占据的比例不算太大,不过很快他就调整了过来,把镜头拉进,更加凸显两人的容貌。

“哇!”

“这张好看!”

“我喜欢这一张,朦朦胧胧的,有一种行走在历史中的感觉!”

两个小姑娘一边翻看着相机里拍好的照片,一边叽叽喳喳地夸赞着徐霞客的拍照技术。

从白园离开后,一行人约好在霍去病墓再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姚絮和群里的另一位朋友一样,也被老板临时拉过去加班了。

“我现在就很想杀了老板全家。”姚絮的声音咬牙切齿的,像是正在生嚼那傻逼老板。但是怨念归怨念,打工人心里再多的恨意和无奈,但为了生活也只能收拾东西,开始抢票回去。

“这些东西还要麻烦苏先生和徐先生帮忙送去霍去病墓前了。”姚絮把自己来之前精心准备的礼物递给了苏轼,“等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再自己去扫墓。”

苏轼接过那一箱子东西,郑重其事地道,“放心,我一定会帮你送到霍将军的手上。”

“麻烦了。”

将两个小姑娘送去机场,确认她们通过安检后,苏轼和徐霞客休息了一晚,也踏上了前往霍去病墓的路途。

说是墓地,但和常人所理解的墓地不同,不管是霍去病还是卫青,他们的墓地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座山包的模样,那座小山便是常说的封土堆,山上树木花草繁茂。

来到霍去病墓前,苏轼和徐霞客发现,那里已经摆放了许多祭品。

有鲜花,有可乐,有各种类型的白酒啤酒,也有糖果等等。

打开姚絮准备好的那一箱子祭品后,苏轼眉梢微微扬起,“倒是巧了。”

那里面是一束绢花,是姚絮特意准备的,还有一大盒巧克力,看上面的字母,应该是国外进口的巧克力,除此之外,就是一大袋大白兔奶糖了,各种口味的都有。

而用来包裹这些东西的,是一份中国地图。

里面还有一张小卡片,卡片上用娟秀的字体写着,“希望小霍将军吃好喝好呀~”

又仔细确认了一遍,确定里面没有那些离谱同人文后,不知为何,苏轼竟然觉得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