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7章 枉为臣(一)(1 / 2)

第127章枉为臣(一)

“各地的军乱你可知晓?”

“如何不知?”王离跟在后面,“长安城的一举一动,皆是通过进奏院,清楚传到各地使君的耳朵里面,文征下狱,西北三镇的节度使都受如此待遇,旁的,又怎么会坐以待毙?”

话行至于此,他倒是一叹,“也幸亏我空套了一个驸马之名,不然若真回了深州,咱两再相见,可就我为贼寇,你为勤王了。”

前头门下省迈步出来不少官员,说道后处,他声也低下。

可落入谢愈之耳,却是万分清晰。

弘文馆就在前处,他步子缓下来,凝眉望向王离,“成德房山越当真会反?”

王离摇摇头,“除去文征,便属章应通实力最强,可他同房山越却不对付。我担忧的是,如今长安宫中情形,未尝说不准他们联手,再加之墙头草魏博那处的杨青。”他沉声,“河西三镇如今是群龙无首。”

群龙无首,意味着顾及不到长安,因为腹背受敌,吐蕃和回纥若也知晓秋斩,他们便更离不开北庭。

各地的使君,太清楚其中利害。

谢愈彻底停下步子。

他捏紧衣袖,转而扭头,“若真如此,得去见圣人。”

王离叫住他。

“如今拖着这储位,反倒是好事。使君们缺一个由头,不论是五皇子还是宗室子,只怕都会成为他们的举旗的理由。”

谢愈垂眼,掩住的情绪翻涌不定。

王离并不知晓,这储位,贵主也要争一争。

可若是真落下来,朝中必然乐得见各地的使君直捣长安。

那时李知同清河的结局,又会是什么?谢愈不敢想。

“我得去。”谢愈掷下句话,便无了身影,竟是比将才还要急上几分。

“哎。”王离无法,耸肩四顾茫然之时,却恍然想起如今他的身份,入宫只得去寻清河。

现下的清河,正在武德殿外。

“长公主,圣人身子不适,吩咐了话谁都不见。”守门的内侍弯着身拦住贵主。

清河立在那儿,擡眸望向内,遮挡的屏风与白纱沉寂一片,连女婢内侍也无走动。

“请奉御瞧看过没?”

“大监才叫人去请了。”

清河微微凝眉,“李由林在里头守着?”

“是。”

得此话,清河也便不顾忌什么,提裙迈步进去,内侍们慌忙去拦也是徒劳。

她已经迈步入殿。

垂立在旁的女婢内侍们一瞬得涌到身前,皆跪着劝道:“长公主,圣人有令,今日一概不见旁人。”

清河低眼打量身前乌泱泱的一片人,神色不豫。

海棠红的宫裙垂地,连湛蓝的披帛也不曾动,越是这般无声地威压,众人的背脊便颤得更厉害。

直至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和平静的话一同落下。

“长公主,还请移步,恐惊扰圣人。”

李由林自内里绕出来,恭敬作揖。

清河深深望了眼李由林,终是未再言,海棠色的裙摆转动,簌簌扫过门槛。

贵主的身影已离。

初升的日色照亮宫裙,目中闯入鲜红,谢愈一顿,忙拱手。

“长公主。”

金丝绣线也在海棠上飞舞,他听见清河淡淡开口:“谢给事只怕白行一趟,圣人今日谁都不见。”

话毕,便已迈步下阶。

内里的女婢内侍似乎在跪在地上,谢愈朝内望去,瞧见有人正立在屏风后一动不动。

“谁人在里头?”他问。

看门的内侍答话,“应是李大监。”

“陛下今日当真不见旁人?”

内侍赔笑着弯身,“长公主都未见着,又何况旁人。”

谢愈垂下眼。

这道踏不进去的门槛,经日光一照,更加鲜亮。

可内里无阳倾洒处,可冷瑟静沉。

武德殿那道无形的门立在槛间,跪立的女婢内侍们被锁在内出不去,也不敢起身。

“仔细翻找着武德殿。”

大监的话自背脊后响起,垂头顿地也难消胆颤。他们慌忙起身,在这阔大的武德殿中四散开来。

不再顾忌内里,恐会被吵醒的圣人。

李由林靠坐在椅,微微仰头,手心的那串珠子又被褪下来撚动。

于鸿鹄的话自脑中响起。

“大监,那晚盯着的内侍回来禀告,言圣人的那封信并未吩咐人递出去。”

“后头一连盯了几日,也再无动静。”

他猛地睁开眼,血丝布满,一夜不眠将他周身的气息都压沉了些,也不怪中官女婢皆屏气垂头,小心翻找。

那封信,必定还在武德殿中。

艳阳高照,纵使是换了薄衫,也令人发闷。

李知入宫行到弘文馆旁新收拾出来的小殿时,已出了一身的薄汗。

“三娘,你回来了。”

清河展笑,自软榻上起身,圆扇却还未离手。

“贵主今日怎么未去陛下那儿?”李知行于木案前,提壶斟茶,才发觉王离竟也在此。

“李学士。”王离拱手出声。

李知擡颌微笑,坐下饮茶,“王校尉怎么进宫来了?”

这话一问,殿中两人却皆是沉默,一个垂眼,一个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