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规矩沈寄是知道的。
帮这些忙,对徐五来说是举手之劳。
而且眼看着魏楹的官职又起来了,她身边的人也不会再阻止她和沈寄往来。
徐五要抄经文,沈寄不好多留,便告辞出去。
说以后再来看她。
卧佛寺的小和尚依旧领了沈寄出去。
进来之前沈寄去出了一百两功德银子,而且又有徐五打招呼。
所以小和尚对她很是客气。
沈寄回头看了徐五所在的禅房一眼。
她没有能力去过问徐五身上发生的事,这也许也是徐五没有告诉她的原因。
不过,那些人也只能把她放在这里四十九日而已。
给个小小的教训。
毕竟她也是侯府千金,还有一位做岚王侧妃的好友,想来不会有什么事的。
沈寄把京城几家铺子的掌柜的叫到家里,过问了一下生意的事。
虽然她已经比较放心了,但还是要适时表示一下关注。
不然岂不成了放牛吃草?
人性本恶,她是不怕把人往最坏了去想的。
所以,要尽力创造一个让他们按她的需要努力工作、努力获取报酬的环境。
崔大孝按照吩咐,把店里最新颖别致的几款扇子都取了来让沈寄挑选。
沈寄最后挑出了三把,“崔掌柜,这三种就不要摆在楼下卖了,摆到二楼去。”
二楼是官家女眷才能去的场所,这就把一些商户人家的女眷拒之门外了。
不过这样一来,二楼才会更有吸引力。
而且士农工商是朝廷明旨定下的,那些人也无法生出怨言。
沈寄是做生意的人,她可不敢跟这样的社会次序作对。
而且宝月斋消费不低,等闲的官家女眷也追赶不起潮流,非得是颇有些身家的。
有些低阶的官员,手里有银子也不会让自家媳妇这么花费。
这样就保证了二楼的东西只有那些既富且贵的人才能拥有。
想必岚王妃也不想自己收到的礼物是个人就能花钱买到。
现在就等着徐五那里的消息了,暂时倒不必再去看别的大夫。
亲自到林夫人府上送了土仪,沈寄又往十一叔府上去了一趟。
十一叔上衙门去了,十一婶接待了她。
沈寄疑似不能生养的消息在蜀中传得沸沸扬扬的,但是到底还是没有传到京城。
毕竟蜀中众人也只是猜测。
只是虽然没有传回来,同样的猜测在淮阳魏氏也私底下开始流传了。
毕竟,她和魏楹成亲已经三年半了。
而下个月,她也要满十七,魏楹则是二十三了。
二十三按说孩子都该进学堂了。
他又是族长,同时是新生代里最出息的男丁。
家族里关注此事的人自然不少。
加上之前有两位婶娘都想把侄女嫁给魏楹,一个的是嫡女想为平妻,一个的是庶女想为妾。可是都被魏楹婉拒。
而且,沈寄在招揽职业经理人这样的问题上,近乎犯了魏家众怒。
这样一来,私下里说道此事的人自然不少。
都说让个丫头出身的人做魏家族长夫人本就不合情理。
但是魏楹坚持老太爷也答应了,众人也就无话可说。
但是,三年无所出,不说下堂求去,至少该主动给夫婿纳个妾才是正理。
这么多年,魏楹身边也只得一个老太爷当年赐下的姹紫,也是一无所出。
而沈寄对此居然装聋作哑。
仗着远离族里,身边没有婆婆也没有太婆婆,悍妒得肆无忌惮。
当然,这里头是真心觉得沈寄悍妒的有之,有不满自家产业的大小管事觉得长房管事待遇优厚者有之,
有不满魏楹拒绝自己保媒拉纤者有之,羡慕嫉妒沈寄者也有之......
这其中,就连一向很看重沈寄的三叔祖母,还有一贯与她亲近的四婶以及眼前的十一婶,也或多或少有着差不多的想法。
觉得沈寄太过厉害、悍妒。而魏楹未免显得惧内了一些。
更加雪上加霜的一个消息是近两天才传到京城的。
正好是沈寄抵达京城的时候。长房的新媳妇林氏有孕了。
然后立时把自己的一个陪嫁丫鬟并魏植身边的一个大丫头一起开了脸,给他做了身边人。
魏家在京中和魏楹、沈寄亲近一些的长辈也就是十一叔十一婶了。
知晓沈寄回京,三叔祖父有信给魏晖,让他代魏楹的亡父管教一二。
魏晖当时接了信苦笑,“三叔也真是的,楹儿回老宅他们那么多人拿他都没有法子。我一个人又怎么能把他们管教得住?”
不过他也的确是觉得沈寄很过分就是了。
十一婶当初也是想把侄女欧清灵嫁给魏楹为妻的,对沈寄自然一直是心有芥蒂。
虽然欧清灵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但那毕竟是嫁给年长十岁以上的男人做填房,又有元配留下的女儿。
清灵一向是个好面子的人。
所以,她每次对自己说的夫婿待她如何尊重,元配的女儿对她的茹慕依赖,庶子怎样的听话,十一夫人一直不敢全信。
只不过,这次魏晖把事情一说,她却是忙不叠的推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