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9章 龙案呈铁证(1 / 2)

马蹄踏破汴京深夜的寂静,在空旷的御街上敲出清脆而孤独的回响。

蹄声直奔那座在夜色中宛如一头匍匐巨兽的艮岳。

这座集天下奇石美木,穷尽民力财力堆砌而成的皇家园林,此刻静谧得有些诡异。

风吹过千姿百态的太湖石,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低语。

“格物致知”殿内,灯火通明。

徽宗赵佶端坐殿中,面前的御案上,依旧摆着那份改期文牒和那只白瓷茶盏。

他的脸色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却异常复杂。

周邦彦一身青色布衣,未着官袍,步履沉稳地走入殿中。

他的神色沉静如水,目光在触及御案上那两样东西时,微微一凝,心中已然了然。

“微臣周邦彦,参见官家。”

他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平身。”

徽宗的声音有些飘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周爱卿,深夜召你前来,是为这份文牒。”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点了一下那份李师师呈上的“改期献艺”文牒。

“此乃李师师所呈,言其身体不适,欲将冬至献艺,改期至……腊月廿五。”

徽宗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盯着周邦彦的脸,似乎想从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异样。

周邦彦心中了然,这是试探,是天子在正式亮出底牌前的最后一次掂量。

他垂下眼眸,恭敬地回答。

“李师师姑娘冰雪聪明,技艺超群,能得官家厚爱,乃是她的福分。”

“至于献艺日期,此乃宫中仪制,微臣品阶低微,不敢妄议。”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不显得与李师师过从甚密,也未流露出任何知晓内情的痕迹。

徽宗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完全满意。

他拿起那份文牒,指着上面那个已经有些模糊的“崇宁五年”贡茶印记,语气陡然转厉,充满了帝王的威压。

“周爱卿,你曾任开封府推官,掌管刑名案牍,想必对这文书印信颇为熟悉。”

“你且仔细看看,告诉朕,这份寻常的改期文牒上,为何会有七年前的贡茶印记?!”

殿内的空气,在这一瞬间仿佛被抽空,凝固得让人窒息。

周邦彦知道,真正的交锋,开始了。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第一次毫无畏惧地迎上徽宗的视线,平静而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