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遥远的追忆,“我父亲,也喜欢喝茶。但他从不用这么好的茶,也不懂什么点茶之法。他只会用一只缺了口的粗瓷大碗,抓一把最粗粝的茶末,用滚水一冲,便大口喝下。”
“他身上总带着一股味道,是廉价的茶末混着冷铁甲胄的味道。他说,军中苦寒,那一碗滚烫的茶汤,能暖透五脏六腑,也能让他在最疲惫的时候,保持清醒。”
李师师静静地听着,这是周邦彦第一次,主动向她描绘出如此具体的、关于父亲的画面。
“他还说,”周邦彦的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意,“我们周家的男人,命里就该是为大宋守门的。守门人,不能醉,也不能累。所以,要多喝茶。”
李师师的心,被这句话,狠狠地揪了一下。
她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这茶,是江南的‘护民茶’。”她轻声说道,“是鲍六郎的护田队,在你的计策下,用夺回来的田地,种出的第一批新茶。他们说,这第一口,一定要让为他们讨回公道的恩人尝尝。”
周邦彦握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
他低头看向碗中,那看似普通的茶汤,此刻,似乎也变得沉重了起来。
这哪里是茶,这分明是江南万千百姓的期盼与信赖。
他终于将茶盏送到唇边,一饮而尽。
温热的茶汤入喉,瞬间,便驱散了连日来的所有疲惫与寒意。一股暖流,从心底,缓缓升起,流遍四肢百骸。
“好茶。”他由衷地赞道。
李师师看着他舒展开的眉头,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
她知道,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他们还在一条船上,只要彼此还能共饮一盏茶,便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船行至深夜,离京城已然不远。
一名负责警戒的漕帮弟子,匆匆来报,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少帅,公主,前方水域发现皇城司的巡船,看旗号,是童贯的人。他们……似乎是在专门等我们。”
周邦彦与李师师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凛。
童贯!这个老奸巨猾的宦官,蔡京倒台后,他便成了皇城司唯一的掌控者。他的人,深夜在此等候,意欲何为?
“看来,京城里的那盘棋,因为我们的归来,又要有新的变化了。”周邦彦缓缓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寒芒。
他望向远处漆黑的河面,以及那若隐若现的灯火,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也好,省得我们,一个个去敲门了。”
“我倒要看看,这汴京城里,究竟还有多少牛鬼蛇神,想从我周邦彦的船上,抢走这份……泼天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