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12章 罪臣入瓮(1 / 2)

翌日,清晨。

应天府通往栖霞山的官道上,晨雾弥漫,带着江南特有的湿冷。

一个身着灰色囚衣的身影,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踽踽独行。

他身材高大,却显得异常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长发凌乱,面容憔悴,嘴角甚至带着一丝干涸的血迹。那双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眸,此刻也变得黯淡无光,充满了落魄与不甘。

正是伪装后的周邦彦。

他身上的囚衣,是真正的囚衣,从大理寺的死囚身上扒下来的,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和血腥气。

他脸上的憔悴,也并非全是伪装,连日来的奔波与心力交瘁,让他的确疲惫到了极点。

他就像一个真正的、被命运彻底击垮的败犬,正一步步地,走向自己被流放的终点。

官道两旁的林子里,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却更衬得四周一片死寂。

周邦彦知道,从他踏上这条路开始,至少有十几双眼睛,正从暗处,一动不动地盯着他。

他没有理会,只是低着头,继续麻木地前行。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的道路中央,出现了一道由巨木和鹿角搭成的简易关卡。

关卡后,十余名手持长矛、身穿土布衣衫的汉子,正警惕地注视着他。

他们的衣着虽然简陋,但眼神中的彪悍之气,却远非寻常农夫可比。

他们的胸前,都用红布,绣着一个歪歪扭扭的“护”字。

护田队。

看到周邦彦这个形迹可疑的“囚犯”靠近,为首的一名络腮胡大汉,立刻将手中的长矛一横,厉声喝道:“站住!什么人?!”

周邦彦仿佛被这声暴喝吓了一跳,踉跄着后退了两步,抬起那张“憔悴”的脸,眼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恐与茫然,沙哑着嗓子道:“官……官爷,我……我是被流放至此的罪臣,奉命,前往应天府报到……”

“罪臣?”那络腮胡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和不屑,“应天府如今是我们‘靖难大将军’说了算!朝廷的狗官,来一个,我们杀一个!”

他说着,身后的几名护田队士卒,立刻发出一阵哄笑,手中的长矛,也齐刷刷地对准了周邦彦。

周邦彦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连连摆手,声音里带着哭腔:“各位好汉饶命,饶命啊!我……我与那些贪官污吏不是一伙的!我也是被他们陷害的啊!”

他一边说,一边“慌不择路”地从怀中掏出一份皱巴巴的、盖着官印的文书,正是那份赵佶亲笔所书的“流放诏书”。

“各位好汉请看,这是……这是狗皇帝的圣旨,我……我本是河北西路经略使,因得罪了蔡京、高俅那帮奸贼,才被削职为民,流放至此……”

他的表演,堪称完美。一个被朝堂斗争牺牲掉的、心有不甘却又贪生怕死的落魄官员形象,活灵活现。

那络腮胡将信将疑地接过文书,他虽不识字,但那鲜红的传国玉玺大印,还是认得的。

他身边一个看似读过几天书的年轻人凑上来看了看,随即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络腮胡的脸色,立刻变了。他看向周邦彦的眼神,虽然依旧不善,但敌意却消减了大半。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有可能是朋友。

“你说你叫周邦彦?”络腮胡将文书扔还给他,冷哼一声,“这名字,倒是有几分耳熟。”

“是是是,小人就是周邦彦。”周邦彦点头哈腰,一脸谄媚。

就在这时,从关卡后方的密林中,缓缓走出了一个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