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07章 艮岳空席(2 / 2)

“所以,今日,他来不了了。”

她说着,亲自点燃了泥炉,开始烹茶。

“今日这第一杯茶,便敬他。敬这位,我们都不知道他真名,却为‘护民’二字,付出了性命的……无名英雄。”

那股清冽的茶香,很快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只是这一次,茶香里,多了一丝悲壮的、令人心碎的味道。

赵佶看着那只破碗,听着李师师平静的叙述,他紧紧地握住了龙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在那冰冷的奏折和伤亡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却又无声无息逝去的生命。

茶过三巡,气氛却始终无法热烈起来。

那张空着的坐席,那只破了口的陶碗,像一座无形的墓碑,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赵佶这位天子,竟主动与张横聊起了汴河的水运,与鲍明远谈起了太学的学风。他试图用帝王的威仪与刻意的温和,来缓和这凝重的气氛。

但张横和鲍明远,只是恭敬地回答着,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那只破碗,心中五味杂陈。

李师师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动。她知道,悲伤与敬意,不能成为阻碍。逝者的牺牲,是为了让生者更好地前行。

“陛下,”她忽然开口,打破了这片刻的沉寂,“今日茶会,既是为‘护民’,光有茶,似乎还缺了些什么。”

赵佶一愣,顺着她的话问道:“哦?那依师师之见,还缺些什么?”

“还缺,能为这‘护民茶’助兴的,乐曲。”李师师微笑道,“也为那位没能到场的朋友,送行。”

她话音刚落,介亭之外,便响起了丝竹之声。

一队宫廷乐师,奏响了那首名动天下,象征着大唐盛世,也象征着皇家气派的《霓裳羽衣曲》。

乐声华美,飘渺,如同仙乐。

然而,在这艮岳之巅,在这张空着的坐席前,这首曲子,却显得如此的虚浮与不合时宜。

张横听得浑身不自在,那双握惯了船桨的手,在膝盖上反复搓揉。

李师师看着众人的反应,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那首席乐师面前,轻声道:“这位乐正,可否,将您的琵琶,借我一用?”

那乐正受宠若惊,连忙将怀中的名贵琵琶,双手奉上。

李师师接过琵琶,没有立刻弹奏。她只是抱着琵琶,走到了介亭的边缘,望向了山下那条奔流不息的汴河。

她深吸一口气,随即,玉指轻拨。

“铮——”

一声清越的、带着金石之气的弦音,骤然响起!

那不是《霓裳羽衣曲》的靡靡之音,而是一种更质朴、更雄浑的调子。

紧接着,一连串急促而又有力的旋律,从她指尖流淌而出。那旋律,时而如船工拉纤时的沉重喘息,时而如逆流而上时的搏浪怒吼,时而又如顺风顺水时的畅快高歌。

亭内的张横,在听到这旋律的瞬间,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的眼睛,越睁越大,那双粗糙的手,不受控制地,开始随着那节奏,在自己的大腿上,轻轻拍打。

这不是什么宫廷雅乐。

这是他们漕帮的船工,在汴河上,传唱了数百年的号子!是他们与风浪搏斗时,用来鼓舞士气、统一步伐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