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担心大魏将士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打进来的。
这也是鞑靼人在大魏境内猖狂的底气,如果不是仗着草原幅员辽阔,自己这边的各个部族逐水草而居,而王庭所在地又距离大魏十分遥远,鞑靼人也不会在战败的情况下,还打着从大魏搜刮三十万两,回来贴补自家损失的如意算盘。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就他们那反复无常、毫无信义可言的行事风格,大魏君臣能相信他们所谓的“缔结盟约,互不攻伐”就有鬼了。
前脚刚打着议和的旗号收了汉人的钱财,后脚就继续拿汉人当随时可以咬上一口的血包,举兵大肆征伐、抢掠的事情,鞑靼已经干过不知多少次了。
如此劣迹斑斑,大魏君臣能信他们的鬼话才是真的脑子被门给夹了。
如果不是大魏此时确实没有杀进草原,彻底把鞑靼人给打服、打残,甚至驱逐到其他地方的客观条件,大魏君臣早就反过来威胁鞑靼,让他们称臣纳贡,成为大魏的藩属国了。
此时虽然没这条件,但大魏皇帝却也不打算就这么继续维持现状。
那些在鞑靼大军攻打大魏时,想要趁火打劫的其他异族,皇帝打算先可着跳得最欢的倭寇收拾。
当然,在收拾对方之前,他得派人先给负责镇守东南沿海的边军送一批土炸弹过去。
土炸弹的制作方法,原本只掌握在镇北军养着的一小部分匠人手里,但在鞑靼人撤军之后,定北侯却是第一时间就把其中手艺最好的两名匠人,秘密送去了京城皇宫。
虽然和皇室有亲戚关系,且还一直深得皇帝信重,但定北侯在做任何事时,却都还是十分注重皇帝的反应与感受。
之前镇北军分身乏术、无暇他顾时也就罢了,现在鞑靼都已经撤军了,他再继续垄断土炸弹的制作方法可就说不过去了。
正好鞑靼撤军是个十足十的重磅消息,定北侯大张旗鼓的派人进京传递捷报,并顺带请示皇帝下一步他们的行动方针,是再合理不过的正常举动。
没人想到,他会在鞑靼刚一撤军的时候,就把负责制作土炸弹的匠人,伪装成随行杂役一并送入京城。
一直到听说了镇北军大胜鞑靼的关键所在,并因此开始垂涎这一杀敌利器的其他武将,或明示或暗示的,也开始跟皇帝讨要这新式武器,皇帝这才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都莫急,等新组建的火器营把东西给做出来,朕自然会让人陆续把东西送到各处军营里去。”
武将们一听,立马意识到定北侯这是已经提前把土炸弹的制作方法呈送给了皇帝陛下。欣喜、期待的同时,他们也对乐于分享的定北侯多了不少好感。
反倒是原本因为定北侯夫人与皇后、太子是亲戚关系,所以没少试图在皇帝面前挑拨离间的朝臣、妃嫔,这会儿个个都心虚不已。
此等神兵利器的制作方法,定北侯竟然也能毫不犹豫就呈报皇帝,足可见对方确实对皇帝格外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