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准确。
更确切来说,这群家伙虽然被收拾的暂时不再到处惹事,但他们内心里却也还是不把大魏朝廷当回事儿的。
这不,虽然在馆驿里、大街上,他们已经不敢再为所欲为,但在大魏的朝堂之上,他们却依然不改其猖狂本色。
在见到大魏皇帝之后,他们不仅要求大魏给予他们若干粮食、布匹、茶叶、食盐等珍贵物资,而且还要求大魏下嫁公主给鞑靼可汗。
且不说他们索要的财物,加起来起码能够折合白银五十万两,就只说他们的那个所谓可汗,那老东西不仅妻妾子女无数,而且还是个都已经土埋半截脖子了的老棺材瓤子,也不知道他们鞑靼的使臣队伍到底哪来的脸,要替他求娶年轻貌美的大魏公主。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些匪类提要求时,态度之理所当然、嚣张跋扈,让不知情的人见了,绝对得以为大魏才是战败一方。
大魏的一众朝臣就纳了闷儿了,这些人到底是哪来的这么大胆子,竟然敢大喇喇跑到他们大魏的开国皇帝面前,如此这般胡言乱语。
要知道,他们大魏无论是国力、兵力,还是皇帝的行事作风,可都不是前朝后期的那段时间能够相提并论的。
或许鞑靼人以前把前朝君臣当软柿子捏,已经捏习惯了,可他们难道在吃了败仗之后,也不知道好好收敛一下自己的盲目自大和习惯使然吗?
还是说,他们其实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试探大魏君臣的反应和底线?
虽然心里一直迅速转着这些念头,但面上大家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反应麻利、说话赶趟。
在鞑靼使臣大放厥词之后,绝大多数大魏臣子都变得神情激愤。
众人纷纷怒斥鞑靼使臣嚣张跋扈、傲慢无礼,所提要求更是狮子大开口,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当然,私底下其实也有那么一小撮人,认为如果能用女人和钱财解决问题,那么也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只不过以他们对皇帝行事作风的了解,他们可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这种有损大魏国威的软骨头发言。
为了不被皇帝彻底厌弃,即使是惯于牺牲别人的某些软骨头,这会儿也都做出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和其他人一起对着鞑靼使臣狂喷唾沫。
一时间,大魏皇宫传出的吵嚷声,大的连飞鸟都纷纷振翅远离,生怕下一瞬自己的落脚点,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骇人声浪给掀翻。
面对这排山倒海一般的指责声,鞑靼使臣并没有畏惧、退缩。
虽然他们也早就预料到了,大魏必然不会容忍他们的狮子大开口,但讨价还价这回事,难道不历来都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他们提出要总价值五十万的急需物资,又提出要大魏派公主和亲,过分固然是过分了点儿,但他们也要给大魏预留出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