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这时候越不能乱。”刘好仃语气没高也没低,“咱们答应过的——接得住、回得快、留得下。现在接不住,后面全白搭。”
王芳立刻配合调整了前端入口的提示语,加了一句:“感谢等待,我们正在为每一户家庭认真准备。”
赵磊同步更新了订单分配逻辑,加入排队机制,并设置自动回复告知预计处理时间。做完他伸了个懒腰,发现窗外天已经黑透,楼下的车间还亮着几盏灯。
孙雯这时举起手机:“我刚发了条朋友圈,就一句话——‘你们很重要’。点赞快一百了,全是同事和客户。”
“那就用这句做明天推文标题。”王芳说,“比‘我们很火’听着踏实。”
“嗯。”刘好仃点头,“火不火不重要,有没有人在乎才重要。”
晚上八点多,第一份《用户体验追踪表》初稿完成。五户家庭的故事被简明列出:有位大叔说灯记住了他半夜喝水的习惯,连杯子放在哪边都知道;一位女儿反馈,自从装了系统,母亲起夜次数少了,因为她不再害怕摸黑摔倒;还有一位老人开玩笑说:“我现在讲话都带感情了,生怕灯误会我不开心。”
大家围在一起看了一遍,没人说话,但气氛变了。那种紧绷的、怕出错的状态慢慢散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下来的劲儿。
刘好仃最后说:“以后每晚都出一份,不求多,但求真。谁看到有意思的事,随时往群里扔。”
散会后,大家各自回到位置。王芳继续回访剩下的两通预约电话,孙雯修改推送文案,赵磊检查系统负载情况。
十一点半,赵磊退出监控界面,在日志末尾添上一行:“今日最高并发较昨日下降12%,响应速度提升。系统学会喘气了。”
他合上电脑,抬头看见刘好仃还在。
老刘坐在那张小折叠椅上,手里拿着一张刚打印出的图表。过去七十二小时的订单增长曲线和客户满意度趋势并列上升,两条线几乎平行。他在
随后他起身,轻轻拉过同事们散落的椅子,关掉投影仪,最后看了一眼仍在自动刷新的客服后台。
灯光渐暗,他站在窗边,望着楼下尚未熄灭的车间灯火。
王芳靠在椅背上闭眼三分钟,听见孙雯小声说:“明天推文标题就用那句——‘你们很重要’。”
孙雯保存完明日推送稿,截图发进群,收到赵磊一个“OK”表情包。她笑了下,顺手把桌角那张写着“它只是学会了看光怎么落在你常坐的位置”的便签纸贴进了笔记本封面。
凌晨前,办公室只剩几盏台灯亮着。
刘好仃低头翻看反馈汇总表,忽然听见手机震动。是一条新留言提醒,来自一位刚签约的家庭。
他点开,对方只写了一句话:
“我爸今天主动说了句,晚上亮灯的时候,感觉有人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