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84集:挑战应对促改进(2 / 2)

散会后,王芳抱着平板走进办公室,脸上难得有了笑意:“刚收到十份客户反馈,九个打了满分。有个独居奶奶写:‘灯比我儿子反应还快。’”

刘好仃接过平板,看到那句话时嘴角动了动。他翻到另一条:“李叔说,上次修完灯,技术员帮他换了门口松动的灯泡,感动得不行。”

“那就把这事也记进去。”他说,“下次培训视频加一句:顺手的事,可能是别人的大事。”

傍晚五点半,孙雯交来最新巡检报表。包装区二维码贴附合格率99.2%,留样登记全数补齐。唯一的问题是,某台检测仪电量不足导致数据延迟上传。

“我已经贴了充电提醒标签。”她说,“明天开始,每台设备交接时要拍照打卡。”

刘好仃在表格上画了个圈:“挺好,制度不是压出来的,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他走出办公室,顺路拐进公告栏前。两张A3纸刚贴上去,一张是客户满意度对比图,紧急响应达标率从68%跳到93%;另一张是手写感谢卡的照片,字歪歪扭扭:“灯亮得快,心也踏实了。”

几个晚班工人路过,停下来看了会儿,有人笑着说:“这老太太写得真像我妈。”

刘好仃没接话,只把两张纸角往下按了按,确保风吹不起来。

晚上七点,跨部门简报会在小会议室召开。投影切换画面,左边是昏暗房间里老人摸索墙壁的剪影,右边是今日新增的表扬留言滚动页。

王芳站在一旁汇报:“投诉量下降57%,重复报修率降到3%以下。有客户主动推荐邻居下单,说‘这家修灯的人有良心’。”

赵磊补充:“系统报警清零,所有工单状态可追溯。我们现在能做到,客户打电话前三秒,就知道他家灯出了什么问题。”

刘好仃听着,低头在本子上写了几行字。会快结束时,他抬起头:“这些数字说明一件事——我们正在变成一家不一样的厂。不是因为我们换了设备,而是因为有人开始相信,这盏灯背后,真有人在乎。”

他合上本子:“明天晨会,放那段老人录音。让大家记住,什么叫‘不能等’。”

会议散了,人陆续离开。他独自留在车间踱步,一路走到装配线终端。测试区一排新灯正依次点亮,节奏整齐,无一延迟。

他伸手按下复位键,等灯熄灭,再启动。

亮起,依旧迅速。

他轻轻合上巡检本,手机震动。是赵磊发来的消息:“系统报警清零。”

他回复:“明天早会,放那段老人的话。”

转身走向值班室,桌面上摊开一本新的日志本。他拧开笔帽,写下第一行:

“改进不是一场运动,是每天多做半件事。”

笔尖顿了顿,又添了一句:

“有人写了‘再查一次’,我们就该让他查得值。”

窗外,厂区灯光通明。车间里还有人在整理工具,收拾工位。一台扫码枪发出清脆的“滴”声,像是某种无声的应答。

刘好仃低头继续写,笔迹平稳。

最后一盏测试灯突然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