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马上答。陈涛想了想,说:“以前光等回复就得三四天,还不一定对得上。”
“那就继续这么干。”刘好仃把本子塞进衣兜,“稳定不是不动,是知道往哪动。”
散了会,王芳留下来整理白板。她把旧的需求标签一张张撕下来,换成新的分类贴纸。其中一张写着:“希望玻璃能自己适应阳光强度”。
她看了两秒,笑了下,贴在正中间。
下午,赵磊带着陈涛去做第二次参数调试。两人蹲在设备旁核对数值,记录表填了大半页。快结束时,陈涛忽然抬头:“你说咱们这样搞,是不是也算轮岗?你管设备,我学分析,孙雯还懂客户?”
赵磊愣了下,随即笑出声:“你还真敢想。不过……好像还真是。”
“那咱是不是也算‘能扛事’的人了?”
“等刘师傅点头才算。”赵磊收起笔,“但他昨天夸你记录写得清楚。”
两人收拾工具准备离开,孙雯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打印纸:“刚收到销售部转发,又有客户问复合玻璃工期能不能压缩。”
赵磊接过一看,眉头皱起来:“他们要得越来越急了。”
“转给刘师傅了吗?”陈涛问。
“发了,还没回。”孙雯说着,抬头看了眼办公室方向。
刘好仃其实早就看到了消息。他坐在工位上,手机屏幕亮着,指尖悬在回复框上方停了几秒,最终只打了三个字:“知道了。”
他没动别的。也没起身。
他知道催的人不会少,但更知道这时候乱一步,后面全得跟着歪。
他拉开抽屉,取出那五张任务卡,一张张翻看。赵磊那张背面,他已经用铅笔轻轻写了两个字:可压。意思是如果资源到位,进度可以再赶一赶。
王芳那张上画了个小勾,代表她整理的反馈已经开始影响方向判断。
他把卡片重新摆好,打开邮箱,找到三天前那份《复合功能玻璃推进日程》,在底部新增一行:
4.每周五下午三点,召开十五分钟站会,仅通报进展,不议争议。
写完,他关掉电脑,起身走出办公室。
走廊灯光通明,远处传来叉车进出的声音。他路过临时教学区,门开着,里面灯也亮着。王芳和另外两名陪练组的同事正在听李姐女儿讲课,投影画面是一张复杂的参数对比图。
他站在门口看了几秒,没进去,轻轻把门带上。
回到工位,他发现手机又震了一下。孙雯发来第二条日报:【更新】4月7日|客户新增两项关注点:抗紫外线衰减能力、夜间透光均匀性。
他点开回复框,输入:“收到。”
发送前,删掉两个字,改成:“看见了。”
然后他把手机倒扣在桌上,从包里拿出另一本薄册子,封面手写着《陪练组补习计划(初稿)》。翻到第三页,他在“课程安排”栏写下:第5课,光谱图实战解读,主讲:王芳。
笔尖顿了顿,他又加了一句:允许学员提问三次以上者加分。
正要合上本子,老周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个饭盒。
“还没走?”
“等个回信。”
“吃点东西吧,凉了不好消化。”
刘好仃接过饭盒,掀开盖子,是家常豆腐和青菜炒肉片。他夹了一筷子,嚼了两下,说:“明天培训角加一盏灯,太暗了看不清图表。”
“我已经报了。”老周坐在对面,“顺便问了后勤,下周能装。”
两人默默吃完。老周收拾好饭盒准备走,临出门回头问:“你觉得这帮人,真能跟上吗?”
刘好仃没立刻答。他望着窗外亮着灯的教学区,那里还有人在翻资料,笔尖沙沙响。
“不是他们能不能跟上,”他说,“是我们得让他们相信,只要肯动,就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