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头:“咱们先不做动作,只做记录。你每天把类似咨询单独归类,看看是不是持续出现。”
“行。”王姐应下,“如果三天内超过十个同类提问,就算趋势成立?”
“就这么定。”
老陈还是有点犹豫:“现在研发任务已经排满了,再分心搞别的,怕顾不过来。”
“不是要你现在动手。”刘好仃说,“只是留个眼睛看着。万一哪天管理层问起,咱们至少能说出个一二三。”
“而且,”王姐补充,“说不定哪条留言就是下一个突破口。就像当初没人想到,客户会因为一段裂缝视频就愿意下单。”
老周笑了一声:“我还记得那天,我说实话把瑕疵拍进去,你们还劝我剪掉。”
“结果呢?”刘好仃也笑了,“客户说,敢亮缺点的厂家,才敢保质量。”
几个人安静了一会儿。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一角。投影仪还连着笔记本,屏幕暗着,像一面没擦干净的镜子。
刘好仃站起来,打开投影,把刚才整理的三张图表调出来:一张是客户行业分布饼图,一张是高频关键词云,最后一张是从留言里摘出来的典型问题。
“看出来没有?”他指着屏幕,“这些人不是随便问问。他们是真遇到了麻烦,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王姐盯着那张词云:“‘抗蒸汽’‘防结露’‘长期使用’这几个词颜色最深。”
“说明重复率高。”老陈点头,“而且集中在特定行业。”
“这不是偶然。”刘好仃关掉投影,“所以咱们不能当没听见。”
“但也不能太当真。”老陈提醒,“万一这只是个别现象呢?”
“所以才设个观察期。”刘好仃说,“三天,十次同类咨询,达标了再说下一步。”
“我觉得可以。”王姐说,“反正每天都要汇总数据,多标一个类别也不费事。”
老周拍拍相机包:“我要是再去工地,顺便问问施工队有没有遇到类似问题。”
“好。”刘好仃点头,“大家都留意着点,别主动推,但也不能漏掉。”
散会后,他坐回工位,把那张写着“高温高湿工业窗体——待验证需求”的便利贴撕下来,贴在笔记本封面内侧。翻开第一页,是他前两天写的那句话:“办法不一定马上解决问题,但能让问题不再吓人。”
他在意识到的机会。”
电脑右下角弹出新消息提示。他点开,是系统自动推送的今日客户咨询摘要。滚动条往下拉,第三条写着:“客户咨询:是否有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的专用密封窗?应用场景为豆制品生产车间。”
他看了一眼时间:上午十点零七分。
紧接着,第四条更新:“客户留言:我们厂现有玻璃三个月内出现密封层脱落,是否可提供耐腐蚀型号参考?”
他又看了一眼刚才设下的观察标准——三天,十次同类提问。
这才刚开始两个小时。
他没动,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等下一条信息跳出来。
屏幕闪烁了一下,新的留言载入:
“用户提交咨询:请问贵司产品能否用于恒温恒湿实验室?要求长期运行不产生冷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