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89集:挑战计划细研讨(2 / 2)

刘好仃立刻调出产品档案,输入关键词,果然找到了那份编号“GL-2048”的设计图。图纸边角有些泛黄,但参数清晰。

“这样,”他转向两人,“咱们先不碰全自动调光这条路。太贵,太复杂,也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咱们走另一条——‘有限智能+高可靠性’。功能少一点,但每一样都扎实,坏了修得快,价格透明。”

王姐掏出手机翻了翻。“我刚才查了下,最近三个咨询艺术空间的客户,都没提‘必须自动调节’,反而都在问‘能不能定制形状’‘多久能装上’。说明他们更关心实用性和交付速度。”

老陈也松了口气。“那我就踏实了。生产线不用大动,小范围试产就行。我回去安排,争取三天内出第一版嵌入式边条样品。”

刘好仃把讨论要点一条条记进新文档,标题打了一半又删掉,重新输入:“应对新竞争态势策略初案”。

一、聚焦适老与文创场景真实痛点,放弃全面对标高端智能产品;

二、以现有防眩玻璃为基础,试点开发低成本光感提示边条;

三、重启微棱镜结构板档案,探索其在阳光房场景的应用可能;

四、客户服务强调“易维护、交付快、价格明”,强化信任感。

他刚保存完,王姐忽然说:“其实还有个事。今天早上,教育局的李科长打电话来,说他们正在评‘适老化校园改造示范项目’,问我们有没有相关案例可以申报。”

老陈一愣。“咱们哪有?”

“现在没有,不代表不能有。”刘好仃看着屏幕,“养老院勘查明天进场,数据一拿到手,咱们就能整理一份完整的‘从教室到阳光房’的优化方案。名字就叫……‘光的延续’。”

“这名字好。”王姐笑起来,“听着就像咱们一直在做的事。”

三人又聊了十几分钟,把接下来几天的任务分了工:王姐负责对接养老院现场数据收集,并准备申报材料初稿;老陈带队做边条样品和微棱镜板复测;刘好仃统筹方案整合,准备下周向管理层做一次非正式汇报。

会议结束,投影关闭,老陈抱着平板先走了,王姐在门口停下问:“要不要在宣传上提一句‘支持适老化升级’?”

“先别。”刘好仃摇头,“等样品出来,客户用了再说。咱们不吹牛,只做事。”

王姐点点头,转身离开。

办公室恢复安静。刘好仃坐回工位,打开客户回访记录,开始逐条标注重点。电脑右下角弹出提醒:“明日养老院勘查行程已确认”。

他没动,继续往下翻。一条三个月前的反馈跳了出来:“希望玻璃别太亮,我妈年纪大了,眼睛受不了。”

他把这条标红,拖进新文档的附件区。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走廊尽头的绿植影子拉得很长。他端起刚泡的茶喝了一口,茶叶还浮在水面,第一片刚刚开始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