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78集:需求计划细筹备(2 / 2)

现在不一样了。他至少能先搭个架子,把事情往前推一步。

他重新打开看板,检查了一遍资料归类。突然想到什么,去生产部的历史沟通记录里翻找。果然,两年前有个定制项目,客户要的是“类似墨镜效果的玻璃”,当时因工艺不稳定作罢,但留了实验数据。

他把那份报告扫描件上传到“工艺可行性”栏,标注:“曾尝试,未量产,具备基础研究条件。”

这时系统弹出一条提醒:今日关键词统计更新完成。

他点开一看,“刺眼”排到了第八位,出现次数定格在**第十次**。

他盯着那个数字看了两秒,手指慢慢移到鼠标上。

看板右下角有个按钮,“发起协作邀请”。点了它,就意味着这件事不再只是他的个人记录,而会进入团队视野。哪怕只是小范围,也算迈出了第一步。

但他没点下去。

反而退出看板,重新打开那份备忘录文档。从头读一遍,删掉一句带情绪的描述,改了三个不够严谨的数据表述。最后保存,命名加上日期版本号。

然后他回到看板,把“潜在客户画像”那一栏补全:主要集中在高层住宅、临街商铺、南向办公区;关注点从“美观”转向“使用体验”;多为自主研究后提出需求,决策周期较长但忠诚度高。

一切准备就绪。

他双手搭在键盘两侧,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盯着屏幕中央的看板界面。时间显示凌晨一点十七分,楼里安静得能听见主机散热扇的轻响。

他知道,只要再等一个信号——比如明天又有类似咨询进来——他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这不是个别现象,是趋势来了。

而现在,他已经把路铺好了,只差一声令下。

鼠标光标缓缓移向“发起协作邀请”按钮,悬停在上方。

指尖离回车键还有半厘米距离。

他屏住呼吸,像是怕惊动什么。

就在这时,系统右下角轻轻震动了一下。

新消息提示闪了出来。

来自一位刚注册的客户咨询账号,对话框自动展开:

“你们那种防反光的玻璃,能做成整面墙吗?我家客厅对着写字楼,白天根本不敢拉开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