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61集:实施细节再完善(2 / 2)

“问得软一点,答的人才愿意开口。”他回了句。

李工那边稍慢些,但中午前也传来了消息:“防错提示模块已嵌入测试系统,正在模拟三种高风险订单触发逻辑。”

刘好仃点进去看了眼界面截图——就是在原检测页底部多了一条灰色横条,写着“近期类似订单曾出现尺寸偏差,请核对设计标注”。简单,但管用。

“就这个风格。”他回复,“别花哨,看得见就行。”

下午两点,小周突然在群里艾特他:“有个问题——部分老客户没搜索记录,标签空缺,推送没法精准。”

刘好仃看了看数据,确实有二十多个号码长期沉默,最近才活跃,但系统识别不了偏好。

“短期先靠行为反推。”他说,“近三天点击过‘安装图解’的,归为重视施工指导类;反复查看‘交期说明’的,列为时间敏感型。先临时打标,后续手动补档。”

“我加个‘临时标签池’功能。”小周回复,“等人工确认后再转正式。”

“行。”刘好仃批准,“同步做个提醒,三天内必须完成补录。”

他顺手在任务清单里新增一条:“历史客户标签补全(负责人:全体|截止:明天下班前)”,并设置每日自动提醒。

四点十七分,系统叮了一声。

小周发来截图:“弹窗分级模板V1.0已部署,等待流量触发。”

紧接着,老赵更新:“五家客户问卷已发送,cR提醒规则生效。”

李工最后报备:“防错提示完成首轮测试,通过率100%。”

刘好仃一条条看过,全部点确认。他刷新任务面板,发现原本灰着的三项子任务,图标全都变成了蓝色运行状态。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早就凉透了,杯子外壁凝着一层薄水珠。他没放下,只是用指腹慢慢擦掉侧边的湿痕。

屏幕分成四个区域:左边是实时工单流,右边上方是客户行为日志,下方是生产进度和客服反馈。中间新开的小窗口,正显示着“细节打磨”进度看板。

最新一条动态来自小周:

“检测到首个‘改图要多久’关键词访问,已触发专属弹窗,内容含排期案例与加急通道说明。”

刘好仃盯着那行字,手指悬在鼠标上。

下一秒,后台跳出新记录:

用户停留时长——两分零三秒。

下载资料——一次。

提交改样申请——一条。

他没说话,也没转发,只是把进度看板又刷新了一次。

所有任务状态依旧显示“进行中”。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键盘右角。他伸手把杯子往右挪了半寸,腾出更多操作空间。

双手放回桌面,掌心微潮,但他顾不上擦。

这时,系统再次轻响。

一条新消息浮在对话框顶端:

“刘师傅,刚接到市场部转来的电话,说是有人在短视频平台发了我们厂的改图对比视频,标题叫‘老师傅连玻璃都敢改三次’,现在播放量快十万了。”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玻璃墙望向车间方向。

机器运转声依旧低沉地传来。

他收回视线,点开小周做的那套图文册模板,翻到第一页,上面写着:“你以为的定制,其实早有人试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