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30集:方案结果细分析(2 / 2)

屋里顿时一静,随即爆发出笑声。

刘好仃也咧了下嘴:“你要是愿意配音,我报销耳机。”

笑过之后,气氛轻松了些,但问题依旧摆在眼前。

四类问题逐渐清晰:

一是权限流转漏洞——该看到的人没看到;

二是人为执行惰性——该做的动作打了折扣;

三是数据源不同步——系统与人工记录对不上;

四是信息触达不可验——发出去了,但不知有没有到。

“不能再按零碎修。”刘好仃合上笔记本,“得分类治理,每个问题归到责任人头上。”

他翻开新本子,写下标题:《V2.1优化建议草案》。

“小周,你负责流程标注。”他指了指第一类问题,“所有协作动作,必须标明接收方、截止时间、反馈方式。谁没完成,系统自动提醒上级。”

小周点头:“我可以把关键节点做成弹窗确认,不点‘已完成’就不算闭环。”

“老赵,交接规范你牵头。”刘好仃转向他,“晨会简报不能靠嘴说,要有标准话术、固定表格、签名留痕。谁缺勤,谁补录。”

老赵叹口气:“又要背词了……不过也好,省得我说着说着跑题。”

“李工。”刘好仃看向角落的技术员,“数据同步这块,你主攻。能不能让系统每小时自动生成比对报告?人工核对过的,也上传做个标记。”

李工思索片刻:“可以设个‘校准戳’,每次人工确认后打个时间戳,系统下次同步时优先采信。”

“好。”刘好仃在草案提纲里写下三项任务,“咱们不搞大改,就盯住这四个窟窿,一个个堵。”

小周犹豫了一下:“可这么一来,大家会不会觉得规矩太多?动不动就要确认、签字、打卡……”

“我知道你在想啥。”刘好仃放下笔,“以前我也嫌烦。车间里贴满操作规程,看着头大。可有一次,一个新工没按步骤清模,结果压坏整批料。那一晚上,全组加班返工。”

他顿了顿:“规矩听着冷,其实是护人的。你不按流程走,出事了没人替你扛。我们现在多花一分钟确认,将来就能少赔一笔单。”

没人再说话。

实验室里只有键盘轻敲和纸页翻动的声音。

刘好仃把草案提纲抄到打印纸上,顺手将U盘拔下,和红笔并排放在桌角。

“明天开会,咱们正式定方向。”他说,“现在先把资料理清楚。”

小周打开文档准备整理会议纪要,老赵翻出旧交接记录对照新规格式,李工则默默新建了一个同步校验脚本。

窗外天色渐暗,厂区路灯一盏盏亮起。

刘好仃坐回椅子,看了眼手表,六点四十。

他伸手去关台灯,手指停在开关上,又缩了回来。

“再等等。”他说,“等小周把草案初稿打出来。”

电脑屏幕右下角,时间跳到18:43。

打印机嗡地启动,第一张纸缓缓吐出。

刘好仃伸手接过,指尖碰到纸边微烫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