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28集:实施细节再完善(2 / 2)

-红色预警:5分钟确认,15分钟首联,30分钟报判断。

-黄色预警:10分钟确认,30分钟首联,60分钟报判断。

-普通预警:30分钟内响应即可。

李工的流程图画得像地铁线路图,从“系统触发”出发,分三路走向客服、销售、技术,每个节点标清动作和时限,最后汇入“决策池”。

老赵的交接表设计得简单直接:日期、班次、当值人、待跟进客户数、重点事项摘要、签名栏,末尾还加了一句:“如有未尽事项,请口头补充并录音备案。”

刘好仃一张张看过,拿起红笔,在流程图的技术出口处划了一道:“这里少了个反馈闭环。技术出了对比表,得标记‘已发送给谁’‘客户是否查阅’,不然你以为发了,人家压根没收着。”

李工一拍脑袋:“对,得加追踪。”

“还有。”刘好仃指着时限标准,“你们写‘首次联系客户’,可万一打不通呢?得补一句‘连续三次拨打未接通,标记为失联,升级预警’。”

小周赶紧修改:“再加上一条,短信同步发送回访请求,留个痕迹。”

老赵看着交接表,突然说:“我觉得每天还得有个口头交接会,哪怕就五分钟。纸上写得再全,不如当面说一句‘这个客户脾气急,别提价格’来得实在。”

“可以。”刘好仃点头,“早班开工前十分钟,碰个头。不算会,就当打招呼。”

大家继续改,边议边调。刘好仃来回走动,时不时点出一句:“这句太长,拆开。”“这个词看不懂,换成‘打电话’。”“这儿责任不明确,写上‘由销售岗王伟负责’。”

天色渐暗,窗外的路灯一盏盏亮起。

小周终于把所有内容整合进一份新文档,标题写着:《危机应对操作细则V2.0》。

刘好仃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让每人轮流读一段。读到“红色预警响应超时超过两次者,自动进入绩效观察期”时,李工皱眉:“这条会不会太狠?”

“不是狠,是提醒。”刘好仃说,“我们现在拼的就是反应速度。谁掉链子,不是害自己,是害整个组。规则严一点,心才能齐。”

李工没再说话,默默在备注栏加上了“每月复评,视情况调整”。

最后一轮核对结束,四个人依次签了电子确认。

刘好仃点击“生成最终版”,文档自动编号:V2.0_fal。

他把文件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一本放在会议室资料架最显眼的位置,另外几本发到各值班岗亭的共享盘里。

“明天上午九点,模拟测试。”他说,“我会在实验室设五个假客户,随机触发不同级别预警。你们按新流程走一遍,看有没有卡点。”

小周问:“要是跑不通呢?”

“那就今晚加班改。”刘好仃合上电脑,“我们不怕慢,怕的是不知道哪儿慢。”

老赵伸了个懒腰:“说实话,这一版比上一版顺多了。至少我知道第一步该干啥了。”

“这就对了。”刘好仃笑了笑,“制度不是绑人的绳子,是搭梯子。梯子稳了,谁都能往上爬。”

李工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夜班交接表,要不要加个电子打卡?防止代签。”

“不用。”刘好仃摇头,“信任是基础,监督是补充。咱们先试人工签名,一个月后再看要不要加技术手段。”

他看了眼时间,九点二十七分。

回到办公桌前,他重新打开流程图,发现李工之前画的一条连线方向反了——技术组不该指向客服,而是应该先给销售提供支持材料。

他拿起红笔,轻轻划掉箭头,重新画了一条。

键盘敲了两下,保存。

屏幕右下角弹出提示:“模拟测试脚本已加载,待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