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14集:新变化效果初观察(2 / 2)

**问题类型**|**具体表现**|**应对方向**

---|---|---

工艺衔接|线路微位移|制定非标工序补偿标准

客户信任|高频追问故障率|建立透明化交付追踪机制

技术储备|音响集成需求浮现|启动前瞻性技术缺口评估

他看了一遍,觉得还不够。这些是问题,但背后其实藏着机会——客户敢提,说明信你一半;工人肯改,说明团队没僵。

他删掉原标题,在上方重新打字:“不只是问题,是信号”。

刚保存,小李快步走过来,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

“刚收到的客户留言。”他说,“匿名提交的建议箱,就一条。”

刘好仃接过来看:

“你们现在接的活越来越怪了。但我家装修队推荐我找你们,说你们至少愿意听人说话。能不能下次做个镜子,按音乐节奏变光?我不急,慢慢做。”

他看完,笑了。

“加进风向标备注里。”他说,“写一句:客户愿等,但我们不能让他们等太久。”

小李转身去录数据。刘好仃打开生产监控,切换到打样间。灯还亮着,老赵和小周没走,正围着一块新裁的玻璃讨论什么。林组长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刚才做的模板,时不时比划一下。

他低头继续整理笔记,在“技术储备”那一栏

“音响怎么嵌?声波会不会震裂玻璃?有没有现成方案?要不要试一款低频震动贴片?”

写到这里,他停下来,想起什么,又打开物料库搜索“微型扬声单元”,结果跳出二十多个型号,产地不同,尺寸各异,参数看得他眼睛发酸。

他揉了揉眉心,决定明天短会上提一嘴。

六点二十三分,办公室大多数人已离开。窗外天色渐暗,楼道灯光自动亮起。刘好仃喝了口凉透的茶,准备关掉几台待机设备。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小李发来的消息:“《需求风向标》v1.0第四轮数据更新,复合需求匹配度再次上升,新增关键词‘声光同步’,目前热度三星,建议关注度提升。”

他点开详情,看到“声光同步”旁边还挂着一条用户描述:“想要洗澡时镜子跟着热水器提示音闪灯”。

刘好仃盯着那句话看了几秒,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没打字。

他忽然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一种新的使用逻辑——客户不再把镜子当镜子,而是当成一个生活的回应者。

他深吸一口气,在系统中为“技术适应性评估”标签增加了优先级,并设置每周自动汇总一次相关咨询。

然后他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一句话:

“我们以前是做玻璃的,现在好像是在学着听懂人的想法。”

抬眼时,墙上的钟指向六点四十七分。

打样间的灯依然亮着。

老赵正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一块新样品,光线穿过玻璃边缘,映出那条线路如今已稳稳贴合弧度,没有一丝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