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概率才千分之四。”小李挠头,“现实中哪那么容易碰上这种极端情况?”
“问题是,”陈工低声说,“我们建这套系统,不就是为了防那‘不容易碰到’的一次吗?”
王工叹了口气:“我也觉得不能放过。万一哪天财务系统也挤在这时候出问题,叠加起来就是大麻烦。”
刘好仃没急着下结论,反而问了个题外话:“还记得咱们最初为啥要做这个预案吗?”
没人说话。
“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也不是为了让领导看得顺眼。”他看着三人,“是为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惦记会不会有人偷偷改了配置,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摆。是为了哪怕我们都不在岗,系统也能自己守住底线。”
小李慢慢把笔盖拧了回去。
“所以我的意见是——”刘好仃合上平板,“当前预案有效,但还没到极限。我们可以暂时不升级强制标准,但必须建立动态再评估机制。”
“怎么做?”王工问。
“每两周自动跑一次全链路压力测试,生成报告推送到所有人邮箱。任何指标回落超过百分之十,立即触发复盘会。另外……”他顿了顿,“我把复合触发模块的判定阈值调低一级,宁可多抓几个假目标,也不能放走一个真风险。”
陈工点头:“我可以加一道备用通道,一旦主引擎超时,自动切到轻量级判断逻辑,优先保响应。”
“行。”刘好仃在文档里写下新条款,“就这么定。评估结论:预案具备应对中等级别波动的能力,残余风险可控,暂不升级,持续监测。”
会议结束,大家陆续起身。
小李临走前回头问:“下次测试什么时候?”
“下周三早八点。”刘好仃已经在排期表上标红了日期,“提前一天发模拟参数。”
王工走了,陈工回到工位开始写脚本,小李抱着电脑去召集语料小组。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
刘好仃没动,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正准备调取下一组历史日志。屏幕右下角忽然弹出一条提示:
“模拟测试任务#T1143已创建”
执行时间:03:00AM
参与模块:网关控制/语义识别/权限审计
他看了眼时间,凌晨三点,正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
也是系统最容易被钻空子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