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07集:预案效果再验证(2 / 2)

他叫来小李和王工,三人围在屏幕前核对标签体系。原来的分类太粗,只有“价格变动”一个大类,

“我们现在得建复合条件。”刘好仃边说边打字,“比如‘竞品+降价幅度>10%’,或者‘市场份额变化+客户咨询量上升’,双因子联动才能提高命中率。”

王工看着新写的规则问:“以后要是出现‘变相降价’呢?送配件、延保服务那种?”

“那就再加一条。”刘好仃点头,“‘非现金优惠+高频提及’也算触发项。别指望一步到位,咱们边跑边修。”

半小时后,新映射表导入系统。再次模拟“降价15%”场景,策略包准时弹出,附带完整的应对资料包。

“成了。”小李笑了一声,“这下像个智能系统了。”

刘好仃没笑。他打开最后一项功能检测:跨部门任务交接时长统计。这是本次验证的核心指标之一,用来衡量协作效率是否达标。

可报表生成后,这一栏是空的。

“字段抓不到数据。”小李皱眉,“明明昨天还能显示。”

刘好仃检查数据库连接,发现原始日志里字段名被悄悄改了。原本叫“task_transfer_duration”的条目,现在变成了“duration_task_flow_v2”。

“又没人通知。”他低声说,“系统升级不打招呼,字段说换就换。”

“要不要等他们修复?”

“等不了。”刘好仃打开本地表格工具,“今晚就得把报告整出来。”

他手动导出全部操作日志,按时间顺序排列,逐条比对接收与响应时间戳,重新计算平均交接耗时。一千二百七十六条记录,他一条条筛,一个个算。

小李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您真不用我来?”

“你去准备晨会投影吧。”刘好仃头也没抬,“这部分我得亲手过一遍,错一点,结论就不准。”

办公室渐渐安静下来。王工走之前探头看了看,“还搞?”

“快了。”

“别熬太晚。”

门关上后,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鼠标点击。

两小时后,刘好仃把最后一组数据填进汇总表。总测试轮次:三;异常节点:三;已修复:二;待跟进:一。

他在备注栏写下:“建议建立字段变更预警机制,任何底层结构调整须提前报备并同步影响范围。”

文件命名为《预案效果验证记录V1.0》,上传至共享目录,权限设为“仅核心成员可见”。

倒计时浮窗跳到“03:19:42”时,他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杯才发现早就空了。

窗外夜色浓重,楼道灯熄了一半。

他把杯子放回桌角,目光回到屏幕。光标停在“异常汇总”最后一行,那里写着尚未解决的问题:知识库联动响应仍依赖人工干预,自动化闭环尚未完全打通。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工发来的消息:“刚查了日志,今天下午那次字段变更,是测试环境同步误推到了生产库,责任在我这边。”

刘好仃看了很久,回了一句:“下次记得留个记号,让我们知道哪里动过。”

然后他没关页面,也没退出系统。手指搭在键盘右侧,眼睛盯着最新一条模拟回传的日志编号。

下一组数据正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