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工伸了个懒腰:“说实话,这套东西搞起来,比修机器累多了。”
“可也比修机器有意思。”小李靠在椅背上,“以前是等电话,现在是找线索。有点像破案。”
“破案也好,种地也罢。”刘好仃关掉投影,“关键是别荒了田。客户今天提一句‘要是能……’,明天可能就成了订单门槛。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提前把种子埋下去。”
陈工合上笔记本:“那我回去就把最近三个月的招聘信息重新筛一遍。深玻科招的人,方向变了,咱们就得警觉。”
“去吧。”刘好仃看了眼时间,“今天先到这里。草案我再顺一遍,明早发群里征求意见。”
其他人陆续起身收拾东西,王工临走前回头问:“这预案真能起作用?”
“不一定。”刘好仃头也没抬,“但它能让咱们少犯同一个错。”
门关上后,办公室只剩他一人。他点开文档,从头读起。
写到“资源调配路径”时,他停下来,删掉原句,重新输入:
“优先调动已有能力,避免新增负担;确需支持时,以‘轻量试点’为原则,小步验证,快速迭代。”
改完,他又打开客户语音库,重新运行筛选指令:
关键词:**提醒、帮我、建议、能不能、应该**
时间范围:近九十天
标记状态:含“普通反馈”“已关闭”
系统加载完毕,跳出二十七条记录。
他一条条看下去。
其中一条是三天前录的,客户随口说:“你们现在挺贴心的,下次能不能直接告诉我啥时候该调参数?”
刘好仃把这句话复制到预案文档的附录页,标注为:**潜在需求信号-案例1**。
然后他点开另一个表格,新建一行:
|风险方向|客户语义迁移|竞品技术储备|当前等级|责任人|
|----------|----------------|----------------|------------|--------|
|参数自主提醒|近两周5例|深玻科申请远程校准专利|跟各级|小李|
填完,他喝了口凉茶,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窗外夜色浓重,楼道灯忽明忽暗。
他忽然想起什么,又打开系统后台,在用户行为日志里加了一个新监控字段:
**主动询问未覆盖功能的频次统计**。
保存设置后,页面跳出提示:
“新规则已启用,首次数据更新时间为明日8:00。”
他盯着那行字,没动。
办公室很静,只有主机风扇还在转。
他伸手摸了摸电源键,又缩回来。
鼠标移向文档标题,右键重命名。
原来的“草案”两个字被删掉,换成:
《未来市场变化应对预案(V1.0)》
光标在文件名末尾闪了两下。
他打开打印预览,页面第一行写着:
“当客户开始期待你做他们还没说出口的事,服务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