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喃喃:“语气软了,要求高了。”
“正是。”刘好仃停下笔,“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事,表面是整理信息,其实是练一种能力——听出平静水面下的暗流。”
王工沉默片刻,终于点头:“行吧,我回去就把最近十次回访录音再听一遍,专门挑那些没写进工单的闲聊内容。”
“我也重新梳理客户标签。”小李打开系统,“加一栏‘潜在需求倾向’。”
陈工已经点开深玻科官网的历史更新日志:“我顺一下他们过去三年的功能迭代节奏,看能不能找出规律。”
刘好仃看着三人各自忙碌起来,没再说话。他把草案文档往下拉,在“潜在转折点预估”那一栏停住,光标闪了两下,输入几个关键词:能耗透明化、操作引导包、状态预测提醒。
然后他点开一个隐藏文件夹,里面是过去一年客户随口提过的各种“如果”。
比如:“如果能自动告诉我什么时候该保养就好了。”
“如果有个清单提醒我每天该检查啥。”
“如果你们能告诉我,隔壁厂那台为啥比我的省电。”
他一条条看下去,越看越慢。
小李路过时瞥了一眼:“刘师傅,这些您都存着呢?”
“废话。”刘好仃头也不抬,“哪句都不是白说的。今天听着像玩笑,明天可能就是订单。”
小李嘿嘿一笑:“那咱们这工作,越来越像算命先生了。”
“不是算命。”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是记得牢,想得远。”
他重新打开《未来变化预判指引》,在最后加了一句:
**真正的准备,不是等到风暴来了才搭帐篷,而是晴天就看清地势。**
这时,王工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等等,我刚想起来,上礼拜回访时,东明厂的老陈说了句怪话。”
“啥?”小李回头。
“他说:‘你们这么细,以后是不是连我怎么开机关机都能管?’”
办公室瞬间安静。
刘好仃的手指慢慢停在键盘上。
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缓缓点开最近三个月的所有回访语音记录。
新建筛选条件:包含“管”“提醒”“帮我”“建议”类关键词。
系统开始加载。
进度条走到一半时,他的眼神忽然一凝。
屏幕上跳出一条标记为“普通反馈”的记录,时间是五天前。
客户原话自动转录显示:
“你们现在挺贴心的,下次能不能直接告诉我啥时候该调参数?”
刘好仃盯着那句话,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小李站在旁边,小声问:“怎么了?”
刘好仃没回答。
他重新打开趋势图谱,把客户语义变化曲线与竞品技术研发周期再次叠加。
两条线的前方,出现了一个尚未交汇、但正在快速接近的区间。
他的嘴唇动了动,吐出一句话:
“他们要的不是服务升级。”
话音未落,电脑右下角弹出新消息提示。
他伸手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