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好仃笑了,“管住手脚,放开眼睛。让它看,但不让它乱动。”
陈工合上电脑:“那下一步是不是可以推了?”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而是翻开记录本,在最新一页写下一行字:“评估通过,具备推广基础。”
他合上本子,抬头:“改得好不好,咱们说了不算。但数据到了这一步,说明路子对了。现在可以准备推,但怎么推、推多快,得另开会定。”
小李问:“那还等什么?”
“等大家醒过来。”刘好仃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上午十点零七分,“你们仨,谁还能撑住?”
王工举手:“我行,夜班都熬过来了,白天算什么。”
小李也点头:“我再跑一遍全链路日志,确保没漏点。”
陈工看了眼手机:“我得回建模组露个脸,但下午能回来。”
“好。”刘好仃把记录本夹进文件夹,封面上写着“新机遇改进·评估完成”,“趁着人都在状态,咱们把事做扎实。接下来不是攻坚,是铺路。铺得稳,走得才远。”
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三号炉的实时监控画面。传送带平稳运行,玻璃板依次通过检测区,温度、厚度、平整度全部达标。
“以前怕它出事。”他轻声说,“现在,得让它多干活。”
小李导出最终报表,文件名写着:“新机遇改进效果评估报告_V1”。
王工把异常记录整理成附录,标上“已核验”。
陈工在趋势图底部加了一行小字:“连续稳定运行时长:70小时”。
刘好仃站在主屏前,手里捏着笔,目光落在“下一步”三个字上。
他刚要开口,小李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刘好仃转头。
“B区探头……刚才又闪了一下。”小李放大时间轴,“失联0.6秒,和上次一模一样。”
刘好仃立刻调出通信日志。
“不是设备问题。”他指着一条记录,“又是备用通道在发心跳包,虽然被丢弃了,但它还在尝试握手。”
王工皱眉:“不是加了规则吗?”
“规则是加了。”刘好仃盯着屏幕,“可它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间点发?”
陈工凑过来:“会不会是定时任务?”
“查。”刘好仃说,“把过去三天所有异常握手的时间拉出来,看有没有规律。”
小李开始筛选数据。
刘好仃站在主控台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监控画面里,一块玻璃正缓缓通过检测区。
突然,探头指示灯闪了两下,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