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73集:新机遇应对计划定(1 / 2)

系统提示音刚落,刘好仃的手指就敲在回车键上。那条“功能等待”持续48秒的日志还挂在屏幕上,像一根没剪完的线头。

他起身,把椅子往后一推,顺手拎起桌上的水杯——凉了,茶叶沉在底。他没喝,只是握着杯壁走了两步,然后拨通内线。

“小李,叫老黄和新人甲来小会议室,十分钟后,开个短会。”

挂了电话,他又打开客户分析表,把“预判式温控”那一栏的字体加粗,然后拖到页面最上方。

八分钟后,小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老黄背着工具包,手里还拎着半盒没吃完的盒饭。小李抱着平板,边走边低头回消息。新人甲最后一个进来,手里拿着记事本和一支笔,站定后下意识瞄了眼白板。

“坐。”刘好仃站在投影幕前,“不聊别的,就一件事——咱们的机器,让客户等了快一分钟。”

老黄把饭盒放在桌上:“等的是系统响应,不是机器本身。这要看软件调度逻辑。”

“我知道。”刘好仃点开模拟视频,“但客户不管这个。他们开机,机器不立刻干活,就等于耽误钱。”

小李翻着数据:“刚才我算了,浙江那家一天开六次机,每次等48秒,加起来四分多钟。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能多出两炉成品。”

“两炉玻璃,按他们的出货价,净利三万左右。”刘好仃把数据打在屏幕上,“咱们改一个参数,等于给人家送三万。这买卖,做得做不得?”

老黄没说话,盯着曲线图看了会儿:“改可以,但得测试。万一预升温太猛,材料进去温度不均,反而废品率上升。”

“所以不是直接上线。”刘好仃点头,“先做测试版,内部跑通再推。”

新人甲举手:“那生产那边……要不要提前打招呼?万一他们排产紧张,临时借测试炉不好协调。”

“我已经问过车间主任了。”刘好仃说,“三号炉今晚检修完空着,明天白天可以用来跑数据。”

老黄皱眉:“可我这边代码调试,最少得四天。”

“三天。”刘好仃看着他,“客户今天还在等,我们不能拖到第四天。”

“刘师傅,我不是不想快。”老黄放下筷子,“可这玩意儿得一步步来。传感器反馈、加热模块响应、安全阈值校验,少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我懂。”刘好仃把浙江客户的操作画面切出来,“你看这个操作员——机器一启动,他就盯着屏幕,眉头皱着。等了48秒,他直接关机去抽烟了。这不是机器问题,是信任在一点点漏。”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小李轻声说:“他要是知道咱们现在还在争论要不要改,估计得把烟掐了直接打电话来催。”

老黄笑了下:“行吧,三天就三天。但我得加人手,不然光我一个人调,风险太大。”

“技术组抽两个骨干,归你调。”刘好仃说,“明天下午四点,我要看到第一版测试报告。”

“那售后呢?”小李问,“客户要是问起来,我们怎么说?总不能说‘你们等等,我们在给你们机器升级’吧?”

“不告诉他们升级。”刘好仃摇头,“就说我们优化了日常巡检流程,会更频繁地远程查看运行状态。如果有异常,提前处理。”

“相当于偷偷给人家提速?”小李笑了。

“对。等他们发现机器变快了,再告诉他们原因。”

新人甲记完最后一笔,抬头问:“那如果测试出了问题,比如预升温导致某次弯折失败,责任算谁的?”

刘好仃看了她一眼:“这次改动,谁参与,谁负责。我不是要追责,是要所有人知道——这不是技术组的私活,是全厂一起陪客户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