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58集:验证结果细分析(2 / 2)

他转身面对三人:“问题不是出在零件上,是出在‘环境’和‘系统’的交接处。咱们不能指望客户厂里永远供电稳定,但可以让系统学会分辨——是真要断电,还是只是路过一辆叉车。”

小李点头:“意思是我们改逻辑,不换硬件?”

“先改判断条件。”刘好仃说,“比如,电压降了,还得看持续时间。短于0.05秒的波动,一律视为干扰,不启动预冷。再加个延时确认机制,等信号稳定后再做决策。”

老黄想了想:“这法子稳。不动大结构,只调参数,风险小。”

新人甲赶紧打开笔记本记下来:“那……要不要做个测试模型?模拟不同压降幅度和时长,看看新逻辑能不能准确识别?”

“正有此意。”刘好仃走到电脑前,调出仿真软件,“今天就把测试方案做出来。先跑几轮虚拟验证,没问题再上实机。”

小李忽然问:“这事儿……要不要报给技术科?等他们批了再动?”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

刘好仃转过身,靠在桌边:“你觉得呢?”

“我……”新人甲犹豫,“咱们算不算越权?”

“咱们是越不了权的。”刘好仃语气平平,“技术科管标准,咱们管落地。他们定‘车要跑得稳’,我们得想办法让它在坑路上也不颠。真出了问题,客户不会找技术科,只会问——你们厂的人,到底会不会修车?”

老黄笑了下:“说得跟我们是修车铺似的。”

“本来就是。”刘好仃也笑,“咱们这儿,不产玻璃,产解决方案。”

小李挠挠头:“那……要是改完还是有问题呢?”

“那就再改。”刘好仃说,“改到它认得清风和雨的区别为止。”

新人甲低头看着自己记的笔记,忽然觉得那些线条和数字没那么冷了。她想起刚来那天,以为这工作就是抄参数、录数据,现在才明白,每一行波形背后,都有人在琢磨它为什么跳、怎么跳、该不该跳。

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条结论:

1前置响应可复现,非随机故障;

2触发条件为电压瞬时压降+冷却信号前置窗口小于0.1秒;

3改进方向:优化控制逻辑判断阈值,增强环境适应性。

他放下笔,环视一圈:“今天就到这儿。数据归档,案例更新,明天一早,咱们开始做仿真测试方案。”

新人甲立刻起身去整理文件夹,小李开始打包存储卡,老黄则打开工具箱,准备收设备。

刘好仃没动。他站在白板前,目光停在第三条结论上。窗外天色已暗,厂区的灯一盏盏亮起,映在玻璃墙上,像一片片浮在空中的光斑。

“刘师傅?”新人甲回头,“您还不走?”

“走啥。”他头也没回,“还没看完。”

他伸手拿起笔,在“增强环境适应性”

“必须。”

控制室的灯还亮着,打印机吐出最后一张波形对比图,纸角微微卷起,慢慢飘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