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刘好仃把“数据支持组”写在她名字后面,“每次调整前后,把参数变化、测试结果、客户反馈都记清楚。咱们不做模糊判断,一切看数据说话。”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风扇吹过纸页,发出轻微的响动。
老黄忽然开口:“时间节点呢?总不能拖个两三个月才出结果。”
“两周。”刘好仃直接说,“第一阶段,就定十四天。”
小李瞪大眼,“这么紧?”
“紧才有劲。”刘好仃在白板上画出五段进度条,“前三天,把所有需求归类,列出技术缺口清单;第四到第七天,完成模块调整方案设计;第八到第十天,内部模拟测试;第十一到十二天,向三家客户提交初步反馈;最后两天,汇总意见,准备下一阶段建议。”
他一条条说完,看向老黄:“你能带人在这周期里跑完测试吗?”
老黄沉吟片刻,“只要不加新硬件,现有模块能扛住。我这边没问题。”
“新人甲呢?进度能跟住吗?”
“可以。”她点头,“每天下班前更新一次进度表,群里共享。”
“小李呢?沟通节奏能控好吗?”
“放心。”小李拍胸脯,“我保证不把客户聊跑,也不把咱们说飘。”
刘好仃笑了,“那就定了。咱们不求快,但求稳。每一步都踩实,每一环都闭环。”
他走到白板前,把最后一栏“综合协调”写在自己名字后面,“我来统筹,关键节点我拍板,对外汇报也归我。咱们四个人,各管一摊,但信息必须透明。”
新人甲举手,“那……计划草案什么时候出?”
“今晚。”刘好仃合上笔记本,“你们先各自梳理手头任务,七点前把初步想法发群里。我汇总成初稿,明早十点前发出来,大家再提意见。”
小李伸了个懒腰,“这节奏,比拍视频还紧凑。”
“可比拍视频实在。”老黄收起钢笔,“至少这次,咱们知道往哪儿使劲。”
新人甲把笔帽咔哒一声扣上,抬头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任务分工,“感觉……像是真的要干一件大事了。”
刘好仃没接话,只是走到窗边,把半开的窗户又推高了一截。风终于大了些,吹动了桌上的文件页。他走回来,重新把纸张压好,拿起笔在计划草案的标题下划了一道横线。
会议室里四个人都没动。
电脑屏幕亮着,文档还空着,只有一行标题静静挂着:“新能源热弯工艺拓展计划草案”。
刘好仃看了眼时间,十一点二十三分。
他开口说:“那就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