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涟漪。”新人甲小声说。
“不是涟漪。”刘好仃纠正她,“是回音。你喊一声,墙那边也喊一声,声音不一样,但调子一样。”
老黄皱眉:“可越多人拍,越怕走样。咱们一开始说好,不演、不念稿、不剪掉喘气声。要是图快图多,搞成念说明书,那就白做了。”
“宁慢勿假。”小李接了句。
“慢是对的。”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写下“加大推广”四个字,“但也不能只靠等。现在不是我们在推,是他们在找。咱们得搭个桥,让他们自己走过来。”
“怎么搭?”
“把申请表印出来,放在展厅门口。”他指了指新人甲手边的文件夹,“你那份日志,改成‘你也行·报名须知’,写清楚三件事:一,不用准备话,就讲你干过的;二,不用背流程,就按平时来;三,拍完可以自己先看,不满意就删。”
新人甲眼睛亮了:“那得加一句——‘你说的每一句,都是你的工号在说话’。”
老黄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拿起对讲机:“我这就通知小陈,让他明天九点前到。”
小李看着屏幕,忽然说:“其实咱们最早拍的时候,还以为得靠数据、靠动画、靠专家出镜才能让人信。”他笑了笑,“现在倒好,最管用的,是张工那句‘灯红得太急’。”
“不是那句话管用。”刘好仃说,“是你听他说话的时候,觉得自己也能看出来。”
会议室安静下来。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展台的二维码立牌上,反着光。新人甲起身把卡片重新摆了摆,让“你也行·第一辑”正对着门口。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屏幕前。画面正播到张工说“我先切了旁路”,右屏警报同步弹出,声音“滴——”地响起来。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看着。
小李走过来,低声问:“接下来还拍谁?”
“李姐。”他说,“她上次调参数,比系统快了快一分钟。”
“要不要让她准备准备?”
“不用。”刘好仃摇头,“让她明天直接来,工装都别换。”
新人甲在本子上记下名字,抬头问:“那片头写啥?”
“写她每天带两杯豆浆,一杯给搭档,一杯放操作台左边,凉到第三口正好喝。”
小李笑出声:“这谁记得住?”
“她记得住。”刘好仃说,“她做了八年。”
老黄站在门口,手搭在门把手上,忽然说:“小陈刚才回话了,说他不想拍全身,只愿露手。”
“行。”刘好仃点头,“手也行。只要是他自己的手。”
新人甲把新打印的申请表放在展台最前面,压在玻璃板下。表格上方,是刚写好的“你也行”三个字,笔画粗,墨迹实,像是刻上去的。
刘好仃最后看了一遍数据表,合上电脑。展厅里,视频又开始循环。他没走,也没坐,就站在屏幕前,看着张工的脸慢慢出现在左屏。
小李收拾包的时候说:“这事儿,算是成了吧?”
刘好仃没答。他看着画面里张工抬起手,指向仪表盘,声音低沉:“你看这儿,平时不会跳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