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摸了摸工具箱上的纸条:“那我得去多问几个。”
“你协调工时。”刘好仃对班组长点头,“这事不能抢生产时间,咱们在交接班间隙推,每周二晨会同步一次。”
“十天内出首版三张卡。”小李掏出手机记下,“十五天内完成第二条非试点线导入测试。”
“对。”刘好仃说,“先在自己地盘上走通一遍,再想往外迈。”
老黄忽然站起来:“计划写得再漂亮,明天工人要是还退,那也是白搭。”
“所以计划不是终点。”刘好仃当场撕掉一份打印好的草案,只留下三行字贴在白板中央:“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时机。”
他指着3号机台:“明天你巡线,看到新人犹豫,就问那句‘你觉得它懂你吗’。问完记下来,写清时间、人、反应。那就是我们的第一份‘外部反馈’。”
“这算啥反馈?”老黄挠头,“又不是设备故障。”
“比故障重要。”刘好仃说,“机器修好了,人没信,等于没修。我们现在修的,是信。”
小李突然笑出声:“这么说,咱们以后真是‘修心办’的?”
“早就是了。”班组长合上本子,“从咱们开始盯工人点没点‘确认’那刻起,就没在修机器了。”
老黄没说话,低头在工具箱侧面又划了一道痕。和之前的三道并排,整整齐齐。
“四天了。”他说,“四个敢字。”
刘好仃看了眼表,七点四十六分。交接班铃还没响,但3号机台的绿色指示灯已经亮起。
“明天这时候。”他走到老黄身边,“你问完那句话,别走太快。等三秒,看人有没有接话。”
“等三秒?”小李记下,“这也算指标?”
“算。”刘好仃点头,“一句话能不能落地,不在说了没说,而在说完之后,空气里有没有回音。”
班组长起身收拾文件:“那我得重新排巡检表了。”
“别排太满。”刘好仃提醒,“留点空,给‘等三秒’。”
老黄把工具包挂回挂钩,电工胶布缠着的裂口又松了些。他没去修,只是把那张写着“问完,等三秒再走”的纸条,往夹层里塞了塞。
铃声响起。
他走向3号机台,脚步没停。操作台前站着个穿新工装的年轻人,手指悬在启动键上方,没按。
老黄站定,开口:“你觉得它懂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