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97集:收集市场新反馈(2 / 2)

还有两条,都提到同一个问题:“边缘处理看着还是糙,怕装上去风一大就裂。”

刘好仃把这几条一条条读完,没说话,转身去了检测区。

老黄正弯腰在一片玻璃上画标记,手稳,线直。刘好仃走近,看见那片玻璃的右下角,有一道极细的隐纹,不摸根本看不出来。

“这片,你刚检的?”

老黄点头:“复检的第三片了,都是边裂隐患。”

刘好仃把手机递过去:“客户也说了。”

老黄眯眼看了几秒,把手机还回去,转身回了工位。五分钟后,他走回来,手里捏着一张裁成小方块的纸,上面写着字,递给刘好仃。

纸条上写:“客户说边裂,我今天检出三片隐纹,建议调参数。”

刘好仃看完,没说话,走到看板旁边,把这张纸条和打印出来的客户反馈一起贴在墙上。标题是手写的:“他们说的,咱们听到了。”

班组长路过,瞅了一眼,笑了:“哟,老黄也提意见了?”

老黄没理他。

班组长把茶杯往台子上一搁:“那我也提一个——看板能不能加个‘今日零误判’?工人们爱听这个。”

没人接话,但小李默默打开了电脑,新建了个待办事项。

下午三点,反馈总数升到十二条。其中四条提到“想看历史对比数据”,两条建议“增加报警记录回放”,还有一条写着:“你们老师傅的声音,能不能再多讲点?听着踏实。”

刘好仃把最后这条读了两遍,递给小李:“记下来,以后录音可以多录几句。”

小李点头,顺手在系统后台加了个小提示:提交反馈的用户,下次扫码可优先播放老黄语音。

快下班时,刘好仃把今天的所有反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十二条,七条提问题,三条提功能,两条提体验。没有一条是夸的,但每一条都带着“想用得更好”的劲儿。

他合上本子,对小李说:“明天开始,每天打印一份,贴墙上。”

“客户写的,也要贴?”

“要。”他说,“让他们下次来,看见自己说的话,还在。”

班组长走过来,瞥了眼墙上的纸条,忽然说:“其实吧,咱们也可以写点啥。”

“写啥?”

“比如——‘今天听了你们的话,我们改了啥’。”他挠挠头,“不一定要真改,先说个态度。”

刘好仃看了他一眼,笑了:“这主意不赖。”

他转身走向工位,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空白小纸条,放在看板旁边的架子上,又放了支笔。

谁想说,就写。

谁写了,就贴。

没人规定,也没人催。

傍晚六点,车间灯还亮着。小李关掉电脑,正要走,发现老黄又回来了。他站在墙边,盯着那张自己写的纸条看了两秒,然后从兜里掏出另一张,换了下来。

新纸条上字迹更工整:“今日三片边裂隐患,已复检。参数暂未调,因产量未稳。但会盯。”

小李没说话,悄悄退了两步。

刘好仃站在检测台边,手里捏着刚下线的一片玻璃。他用指尖轻轻刮过边缘,停下,低头看了看,又抬头看向墙上的反馈栏。

他走过去,拿起笔,在一张新纸条上写了一行字。

写完,他没贴,而是捏在手里。

纸条上写着:“明天,让老黄再录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