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的新案例包做好,老张那边也立马转发。不到两小时,江西那家分厂的技术主管回了微信:“材料看了,能不能先安排一次线上演示?”
“成了。”老周一拍大腿。
“还没。”刘好仃冷静,“演示完,他们还得‘再研究研究’,这是规矩。但只要肯看,就是门缝开了。”
小陈忙问:“那演示讲啥?”
“不讲系统,讲损失。”刘好仃拿起笔,在便签上写,“第一张ppt:你们厂上个月停了几次?第二张:每次停,损失多少?第三张:如果这三个月不停,能省多少钱?”
老周笑出声:“这哪是演示,这是算账。”
“对。”刘好仃点头,“人心都是肉长的,钱也是肉长的。”
小陈赶紧记下话术,老周则把老陈的试用数据整理成表。刚发到群里,刘好仃的手机又响了。
是财务部老马。
“刘师傅,你们那个‘停机损失卡’,能不能多给几张?我们隔壁厂的朋友看了,说想拿回去给主任看看。”
“给。”刘好仃干脆,“再印二十张,背面加个新二维码,扫了直接跳转老陈的视频。”
老周忍不住问:“这卡都快成传单了,还印?”
“这不是传单,是敲门砖。”刘好仃把桌上的卡片摞整齐,“有些人不开门,是因为不知道门里有啥。咱们递张卡,就是告诉他——你家也有这病,我们有药。”
小陈突然抬头:“刘哥,咱们现在七家试用,总共省了多少钱?”
刘好仃没答,只说:“去把数据拉出来。”
小陈打开表格,一项项汇总:电费节省、停机次数、推荐来源。最后算出总数,他愣了两秒:“二十三万八千六百元。”
办公室静了两秒。
老周先开口:“这数……能贴白板吗?”
“贴。”刘好仃拿过一张A3纸,亲手抄下三栏数据,贴在“老师傅推荐计划”旁边。红笔圈出最后的总数,写上:“累计节省:23.8万元。”
老周盯着那张纸,忽然笑了:“这回,真不是我们吹。”
刘好仃没笑,只拿起保温杯,喝了口茶。茶凉了,他也不在乎。
小陈看着白板,喃喃:“原来咱们真的……干了点事。”
“不是干了点事。”刘好仃放下杯子,“是有人信了我们。”
老周正要说话,手机又震了。他一看,是东莞老陈发来的照片——那张“停机损失卡”被贴在焊机控制柜上,旁边还手写一行字:“已试用三天,没报警。推荐人:老陈。”
照片底下,老陈发了条语音:“刘哥,老黄今天来找我了,说他也想试试。”
刘好仃听完,把手机放在桌上,目光落在白板上那个红圈。
他站起身,走到测试台前,按下播放键。
录音里,焊机嗡鸣,干扰声掠过,信号曲线微微一抖,三秒后回归平稳。
没有人说话。
老周忽然说:“这声音,现在听着,像在喘气。”
刘好仃没答,只把音量调大了些。
小陈低头看电脑,刚刷新的咨询页面,又进来三条新消息。
其中一条写着:“看了老陈视频,我们厂焊机也这样,什么时候能来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