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34集:推广效果显着提升(2 / 2)

“所以我们不靠修赚钱。”他把维修单举起来,“靠的是——少坏。一个护角用三年,修两次,客户省四百四,我们赚八十。他省了钱,我们活下来,挺好。”

有人点头。

“而且。”他笑了笑,“我们修护角的师傅,工资比销售高。”

笑声更大了。

小李趁机补上:“现在客户留资料,八成是因为‘坏了有人管’。”

三点十七分,第三位技术主管模样的人站到展台前。他没问价格,也没问寿命,只盯着那个五十七次压过的护角看。

“它还能压几次?”他问。

“不知道。”刘好仃实话实说,“我们每天压一次,等它断了,就知道极限在哪。”

“那你们敢承诺长期稳定性?”

“不敢。”刘好仃摇头,“但敢承诺——每一批货,都比上一批多压十次才出厂。”

他打开车间监控画面,屏幕上,操作员正把一个新的护角放进测试机:“今天这批,出厂前要压一百一十次。你现在看到的,是第七次。”

主管沉默几秒,掏出手机拍了张照:“我先拿二十个样品,装在冷链车上。三个月后,我带数据来。”

小吴赶紧递上样品包,手有点抖。

傍晚五点,闭馆音乐响起。刘好仃站在展台后,翻看今天的客户登记表。咨询量:108人次。留资客户:41人。其中,三位来自大型物流企业,都留下了批量试用意向。

小李凑过来:“今天讲了七轮,每轮平均十二分钟,最长的一次十八分钟。”

刘好仃点点头,把登记表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三张手写便签,分别是三位意向客户的留言:

“样品装车后,每周拍一次磨损照片。”

“维修报价请附服务范围明细。”

“能否提供三个月使用数据跟踪?”

他拿起笔,在最后一张便签旁写了一行字:“可以,从明天开始记。”

小吴收拾展板时,发现那个五十七次压过的护角不见了。

“刘师傅,护角呢?”

“送车间了。”刘好仃正把帆布包搭上肩,“明天压第五十八次,我得看着。”

他走出展馆,天还没黑透。风吹过来,带着一点海味。他摸了摸包里的便签,脚步没停。

办公室灯还亮着。他推门进去,打开电脑,调出《客户响应矩阵》表格。在“决策型”与“长期稳定性”交叉处,他删掉旧备注,写下新一行:

“提供三个月使用数据跟踪服务,每周反馈一次磨损情况,附测试视频截图。”

他顿了顿,在这东西能不能撑住。”

电脑右下角时间跳到19:03。他关掉文档,把登记表放进抽屉。起身时,顺手把一张新打印的测试记录贴在白板上:

**“第57次测试完成,护角未断,回弹正常。”**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转身走向门口。

手搭上门把时,他停了一下,回头把白板上的“未断”两个字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