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20集:客户关系深化拓展(1 / 2)

手机屏幕亮着,照片里那块手写的护垫还贴在箱角,字迹歪歪扭扭:“等你们的,我们也想用。”刘好仃盯着看了三秒,转身就把维修角的白板翻了面,拿记号笔唰唰画出四个框。

“提出、响应、验证、共建。”他一边写一边念,笔尖在最后一个词上顿了顿,“咱们走到了第三步,现在得推一把,让人家进来。”

阿珍端着杯子正要走,被这阵势拦在门口:“谁进来?”

“C厂那实习生。”刘好仃把手机递过去,“人家自己动手改包装,比我们还急。咱们再不让人家看看全过程,反倒显得小气。”

小林从工位探头:“可测试还没完,数据明天才出齐。”

“那就等明天。”刘好仃把白板推到正中间,“明天运输测试,我请他们实习生来现场,全程跟拍,从装车到震动模拟,让他回去也能讲清楚——我们不是光说,是真改。”

老张从零件堆里抬头:“你这是要把客户变监工?”

“不是监工,是搭档。”刘好仃拍了下白板,“他们提问题,我们改;他们试方案,我们调。来回几趟,信任才立得住。”

阿珍抿了口茶:“可人家实习生懂啥?来了也看不懂。”

“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在场。”刘好仃把笔帽咔哒一声按上,“人在,心就到了。心到了,话才愿意往后说。”

会议定在第二天上午。刘好仃没让行政发正式通知,而是自己拨通了C厂负责人的电话。

“您上次提的划痕问题,新护角和封箱带组合测试下来,划痕率降了七成六。”他开门见山,“我们打算下周做实车运输验证,想请您那边实习生来现场参与,顺便听听反馈。”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你们真让他上手?”

“不光上手,还让他拍。”刘好仃笑,“拍完回去能当内部小讲师,也算我们间接帮您做培训。”

对方笑了:“那我得让他穿得正式点。”

“穿啥都行,”刘好仃说,“只要敢提问题。”

挂了电话,他又拨给D厂和F厂。每通电话都从“上次改进”切入,说到最后,自然带出一个提议:每季度一次联合改进会,扫码提议题,限时四十五分钟,厂长可视频连线。

“不念PPT,不搞汇报。”他对D厂负责人说,“就聊三件事:最近卡在哪,我们怎么解,下一步怎么一起验。”

“真就四十分钟?”对方半信半疑。

“超时我请大家喝凉茶。”刘好仃说,“问题不闭环,我也不散会。”

F厂那边更干脆:“你们上次改字体的事,我让财务都看了。一个字号都认真,别的还能差?”

“所以这次想把事做透。”刘好仃顺势提出,“咱们签个《协同改进备忘录》,不搞复杂条款,就三条:信息透明、响应限时、改进共验。”

“签这个有啥用?又不是合同。”

“不是约束,是确认。”刘好仃声音稳,“您确认愿意提,我们确认一定回。白纸黑字一签,谁都不好意思偷懒。”

三家电话始终,答复都是“可以试试”。

第二天运输测试如期进行。C厂实习生小陈准时出现在车间门口,穿着洗得发白的polo衫,手里攥着本子。

刘好仃迎上去:“带相机没?”

“带了!”小陈赶紧从包里掏出来。

“拍重点:护角怎么贴、封箱带怎么缠、装车怎么垫。”刘好仃递上一份流程单,“这是测试清单,你对照着记,发现问题随时喊停。”

小陈眼睛一亮:“我能叫停?”

“能。”刘好仃点头,“你是客户代表,流程不顺,你说了算。”

测试开始后,小陈起初还拘谨,拍几张就抬头看人。直到物流组长在模拟颠簸时没固定好缓冲垫,他脱口而出:“这里会移位!”

没人反驳。技术员立刻调整,重新测试。

刘好仃站在一旁没说话,只在本子上记了一笔:“验证环节,客户主动干预一次。”

测试结束,数据比上一轮又降了九个百分点。刘好仃当着小陈的面,把结果录入共享看板,状态更新为“方案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