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12集:困难原因深入剖析(2 / 2)

“对。”刘好仃点头,“可问题是,等通知,是咱们的常态。可常态,不等于合理。”

他走到白板前,把三组分析并排贴好:

左边——“内部流程空转”;

中间——“跨部门响应延迟”;

右边——“外部信息滞后”。

然后,他拿起黑笔,在三者之间画了一条粗线,写下一行字:

“卡,不在一处。在环环相扣的‘等’字上。”

会议室安静下来。

小王盯着那条线,忽然说:“所以……咱们不是缺料,是缺‘动’?”

“对。”刘好仃点头,“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可咱们现在,是人等料,料等流程,流程等通知,通知等反应——一圈下来,谁都没动,可谁都觉得自己动了。”

他环视一圈:“明天开始,不查‘卡了没’,查‘等’因。谁在等?等什么?等多久?能不能不等?”

小李犹豫着举手:“可……上面要是问,为啥进度拖了?咱们怎么说?”

“说真话。”刘好仃说,“流程合规,响应脱节;外部有变,信息滞后;内部协调,反应太慢。一条条,摆出来。”

“不怕挨批?”

“怕就不查了?”他笑了笑,“咱们不是要找替罪羊,是要找病根。病根不挖,今天卡绿化,明天卡食堂,后天卡路灯,迟早全瘫。”

小陈小声说:“可社区代表后天就来,咱们拿这套说辞给人看?”

“为什么不?”刘好仃反问,“他们要看的,是结果,还是过程?是完美,还是真实?”

没人答。

“咱们之前被人骂,不是因为做得差,是因为藏得太深。”他说,“现在,咱们把‘等’的链条摊开,让人看看,不是我们不想动,是有些环,转得太慢。”

他拿起手机,翻出那条“还卡”的评论,指着最新一条回复:“瞧,有人问‘卡在哪’,这就是机会。咱们不躲,不糊,不编。一寸一寸,查清楚。”

小王深吸一口气:“那……从哪儿开始?”

“从最短的那根链条开始。”刘好仃说,“谁卡得最久,谁先说话。”

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老周身上:“老周,你们施工组,等采购等了几天?”

老周低头算:“七天。”

“七天里,你们主动问过几次?”

“……两次。”

“采购那边呢?”刘好仃看向小陈。

“他们……没催。”

“所以。”刘好仃写下最后一个字,“等,成了习惯。”

他合上笔帽,声音沉下来:“从明天起,不许说‘等通知’‘等流程’‘等上面’。咱们要做的,是让‘等’变成‘问’,让‘问’变成‘动’。”

会议结束前,他把那三色便签纸重新收好,折成一个小方块,塞进工装口袋。走出会议室时,天光正好,风从厂区穿过来,吹起他袖口的线头。

他没停下,只是摸了摸口袋里的纸角,脚步没变。

手机在兜里震动了一下,他没掏出来看。

只听见远处施工区传来一声喊:“刘师傅!沟边的标线模糊了,重画不?”

刘好仃转身,抬手比了个“等一下”的手势。

他从口袋里抽出那张绿色便签,

撕成两半,

一半塞回口袋,

一半攥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