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定下来了。”刘好仃把原件钉在白板上,“接下来,看执行。”
他刚说完,手机震了一下。是小王发来的消息:“光伏客户刚回邮件,确认样件需求不变,期待两周内看到初步排产计划。”
他把屏幕转向大家:“他们已经开始等了。”
老周立刻翻开排产表:“夜班空档排在下周三和周四,够不够?”
“够。”小李说,“只要模具调得准,两天能出三批样件。”
“那质检呢?”老陈问。
“我今晚就出测试方案。”老陈自己接了话,“七项耐候性测试,先做三项核心的。”
“客户要的不只是玻璃。”刘好仃说,“是要一个能稳定供货的伙伴。我们现在拼的,不是技术,是响应速度。”
小王突然举手:“我有个想法。能不能把样件进度做成可视化看板,每天更新,直接推给客户?”
“行。”老周点头,“让他们看着咱们一步步做出来,比嘴上说强。”
“那就加一项。”刘好仃在方案上划了条新任务线:“对外透明进度,对内每日晨会同步。”
散会后,大家陆续离开。刘好仃留下整理文件,发现小李没走。他站在白板前,正用红笔描“艺术装饰”四个字。
“想通了?”刘好仃问。
“还没。”小李笑了笑,“但我想试试。反正周末也没事,带几个熟手,悄悄调台设备。”
“不急。”刘好仃说,“先把手头两个主项稳住。你那个方向,随时可以启动。”
小李点头,收起本子,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白板。那张1997年的旧照片还在,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的影子,正好落在“试点责任书”几个字上。
下午三点,刘好仃回到办公室,发现门缝里又塞了张纸。这次是张新的手绘图——培训室的镀膜机被拆解成模块,旁边标着“可独立运行”“参数自由切换”“周末调试专用”。
他把纸摊在桌上,拿红笔在“周末调试专用”上圈了两圈。
手机响了,是小王:“光伏样件排产计划初稿好了,要不要现在发群里?”
“发。”他说,“标题写清楚:第一阶段,只试水,不换线。”
刚放下手机,老周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打印好的责任书。
“我回去想了想。”他说,“艺术装饰那块,要是小李真能跑出样,咱们是不是该早点给点支持?”
“当然。”刘好仃说,“只要他能证明这条路走得通。”
老周点点头,把文件放在桌上:“那我跟生产班组长打个招呼,万一他要用设备,别卡时间。”
“谢了。”刘好仃说。
老周转身要走,又停下:“对了,那个看板,我建议加个倒计时。”
“倒计时?”
“让大伙都看着。”老周说,“还有多少天交样件,一天都不能拖。”
刘好仃笑了:“行,就叫‘离样件交付还有__天’。”
老周走了。办公室安静下来。
刘好仃打开电脑,把方案文档标题正式定为:“品牌多元化发展试点执行方案”。光标闪了两下,他没急着保存,而是把小李的新草图钉在屏风上。
窗外,阳光正照在玻璃厂的切割车间顶棚,反射出一片银白。
他站起身,把红笔放进笔筒。
笔尖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