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0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可持续发展(1 / 2)

U盘还在刘好仃的口袋里发烫,热得像是揣了块刚从炉口夹出来的玻璃渣。他没掏出来看,也没往电脑上插,只是把手按在工装裤外侧,感受那股持续的温热,像在确认某种心跳是否还在。

早会开始前五分钟,小周抱着平板进来,看见刘好仃坐在老位置上,手还贴在口袋上,眉头没皱,眼神却不像平时那样松快。

“又热了?”小周把平板放桌上,顺口问。

刘好仃点点头,没多说。等人都到齐了,他把U盘掏出来,放在会议桌正中央,像搁下一块刚出炉的样品。

“它越来越热了。”他说,“不是因为忙,是因为没人关。”

老李端着茶杯坐下,盯着那枚小小的金属物件,“系统不是好好的?圣保罗那边参数对得比钟还准,咱们炉温也稳了,良品率提上去了,这不是正事办成了?”

“是办成了。”刘好仃打开投影,调出三地过去六周的能源消耗曲线,“可咱们的电表也跑得比以前快了十二个点。”

图上,三条线并行上升,像三股拧在一起的麻绳,越往上越紧,也越沉。

“我们省了返工的钱,可地球没账本。”他指着曲线顶端的峰值,“它不会回消息,也不会点‘已读’,但它会记。”

小周低头翻数据,嘀咕:“这能耗……是因为联动多了?”

“是因为我们改得勤了。”刘好仃说,“青岛传个模板,圣保罗加几条参数,咱们这边立马调炉温。改得快,用得快,可每一步都在耗电,每一跳都在排碳。没人算过这个账。”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风扇转着,空调滴水,像在替谁叹气。

老李喝了一口茶,没接话。小周盯着屏幕,手指在平板上划来划去,像是想找点反驳的证据,最后却停在一条数据上——深圳厂区上周的废热回收率,只有37%。

“这数字……不太行啊。”他抬头。

“是不太行。”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可持续发展。笔尖划到“续”字最后一横时,“啪”一声,断了。

他愣了下,笔帽拧开,里面没墨了。

老李默默从兜里掏出一支旧钢笔,笔帽上刻着“1987年厂庆”,递过去。

刘好仃接过,拧开,墨水居然还能用。他在白板上重新写下那四个字,然后在底下加了一行小字:可持续=可存活。

“咱们厂活了四十多年,靠的不是省钱,是活得下来。”他说,“现在咱们跟青岛、圣保罗连上了,不是为了比谁改得快,是为了让这根线,一直不断。”

小周皱眉:“可这‘可持续’……听着像大公司搞的口号。咱们就是个玻璃厂,能干啥?”

“上周圣保罗加的那三项参数,是谁规定必须加的?”刘好仃问。

“没人规定。”小周答,“他们自己加的。”

“为什么加?”

“因为现场有温差,不加影响良品率。”

“对。”刘好仃点头,“因为他们觉得该做。那我们现在,是不是也该做点没人规定,但该做的事?”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问题:

我们的废玻璃,有多少真回炉了?

夜班工人的体检,三年没更新了,算不算责任?

巴西同事改参数时,有没有想过能耗?

小周低头不说话,手指无意识在平板上滑动,点开一条旧新闻:《深圳某玻璃厂因排放超标被罚三百万元》。屏幕反光映在他镜片上,一闪而过。

老李放下茶杯,声音沉了些:“咱们现在这KPI压得喘气,再加个‘可持续’,不就成了新指标?到时候开会更多,报表更多,活儿还是咱们干。”

“上次青岛传模板,咱们用不用开会批?”刘好仃问。

“不用。”

“那为什么用?”

“因为有用。”

“对。”刘好仃看着他,“可持续也一样。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为了让‘共振’不停。今天省下的能源,是明天还能用的炉火;今天改的一条流程,是以后别人愿意接着写的开头。”

老李没再说话,手指在茶杯沿上轻轻敲了两下,像在打拍子。

小周抬起头:“可咱们从哪儿开始?总不能明天就全厂搞环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