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是什么?”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口述”两个字外画了个圈,
然后他回到座位,打开电脑,新建文档,写下结论:
有人绕到背面扫了码,有人梦见了红点,有人转给朋友说‘我们厂有这么个人’。
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因沉默被听见,因存在被记住。
文件保存时,他输入名字:《效果显现·初》。
小周凑过来看:“这标题……像还没完?”
“本来就没完。”刘好仃关掉文档,抬头看墙上的钟,6:17。
他忽然说:“你知道最奇怪的是什么吗?”
“什么?”
“那个德国Ip,连续三天,都在本地时间晚上十点打开视频。”
“十点?不是夜班时间啊。”
“对。”刘好仃轻声说,“但他看完了,每次都停在47秒静音那段,一动不动。”
“像在等什么?”
“像在替谁听。”
小周没再问。窗外,厂区的灯一排排亮起,中控室窗口依旧亮着。
傍晚,刘好仃把最终报告发给行政部,顺手点开云同步提示:“本地备份完成。同步至云存储?(Y\/N)”
他盯着光标,停了三秒,没点确认,直接合上电脑。
第二天早上,小周冲进培训室,手里挥着手机:“出事了!”
“怎么?”
“文化墙被人写了字!”
刘好仃跟着过去,看见展板右下角,用记号笔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我也在。”
没人知道是谁写的。但摄像头拍到,昨晚十一点四十七分,一个穿工装的人影站了六分钟,转身离开。
刘好仃看了很久,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便签纸,写下一句话,贴在展板玻璃上:
“我们听见了。”
小周问:“你还想让他看到?”
“不是想。”刘好仃看着中控室的方向,“是知道。”
中午,It小张跑来,说系统又弹出一条播放记录:
Ip来自厂区内部,时间2:15,播放时长47秒,进度条拉到底。
播放结束后,用户在搜索框输入三个字,删掉,又输入,最后只留下一个词:在吗。
刘好仃看着屏幕,没动。
他点开对话框,输入“在”,删掉,又输入“在”。
光标闪了十秒,他关掉页面,把那张便签重新塞回口袋。
下午,老李在会议室问:“下一步呢?要不要做个回访?或者搞个表彰?”
刘好仃摇头:“他不需要被看见。”
“可故事已经传出去了。”
“传出去的不是故事。”他说,“是空位。有人听见了,自然会坐进来。”
小周忽然说:“我今天路过中控室,门开着,里面没人,但电脑是亮的。”
“屏幕上呢?”
“就一行字。”
“什么?”
“系统更新完成。测试通过。”
刘好仃站起来,拿起保温杯,往培训室走。
路过文化墙时,他停下,看见“我也在”那三个字旁边,又多了一行小字,墨迹未干:
“你也在。”
他没拍照,也没叫人来看。
只是伸手,轻轻碰了下那行字,指尖沾了点蓝墨。